光绪不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还是变法派搞出的一整套政策根本没办法完全实行,戊戌变法更像是一次鸡蛋碰石头,一次次碰虽然让石头表面变得肮脏不堪,但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更何况朝中把持朝政的是慈禧太后,光绪只是一个企图改变的儿子,儿子自然是都不过太后的。
光绪的确不是一个十分有手腕的君主,但他至少不蠢不笨,也知道自己的国家面临什么形势,需要什么样的改变。我们知道光绪接受了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的革新要求,甚至一定程度上削弱皇家贵族的权利来实现军民同治,但是无奈光绪自己说了话不算数,起初慈禧以为这帮人小打小闹没管,但是后期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后,稍微施展小计,维新就举步维艰了。
主要原因还是维新派这帮人有点坑。他们的思想并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思想,也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希望向日本学习,把光绪奉为中国天皇陛下,但实际上,光绪没有实权,就算成了君主立宪,光绪的权力根本不足以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且维新派一部分人还残存了很严重的封建等级制思想,甚至为了实行行政不惜出卖国土寻求外国人的帮助。
总之,戊戌变法本就是一次激进的,不成熟的革新运动,维新派既没有认清改革的核心在什么地方,也低估了守旧派保守派人士的真正力量。光绪作为其中稍微大一点的一枚棋子着实做不了太多,做出的努力也付诸东流,其下场也十分悲惨。
光绪皇帝的软弱无能,不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并不是光绪皇帝软弱无能,当时国家大权全都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虽然是清朝的皇帝,但手中并没有实权。光绪皇帝胸怀大志但是最终却被事实打败。戊戌变法严重影响当时权贵的利益,影响慈禧太后的利益。所以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
光绪皇帝软弱无能,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性格的问题,是他手中没有实权,光绪皇帝虽然坐在皇帝的位置,其实大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太后有很多追随者和大臣,再加上袁世凯在变法的关键时刻站在慈禧太后的阵营,变法很快就失败了。
不是说光绪皇帝软弱无能,而是因为他当时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光绪皇帝可以说是晚清时期一位有相当抱负的皇帝,可是面对以慈禧为代表的旧势力,他的力量实在是太薄弱了。而他所主导的戊戌变法,没有得到大多数朝廷官员,又缺少民众根基,所以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