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可能是因为染色体上核苷酸CAG 异常大量重复,且由于CAG重复序列多存在于外显子(exon)上,因此在其基因表现的蛋白质中便存在长链的谷胺酰胺(Glutamine),此种异状的蛋白质会导致细胞衰亡。
依CAG重复所在的染色体又可细分为不同型的脊髓小脑萎缩症。其中SCA3型患者发病频率最高,约42.0%左右。
部分脊髓小脑萎缩症患者则是由于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需要进行详细的致病基因鉴定找到病因。脊髓小脑萎缩症极容易误诊为其他神经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
精确的诊断方法是进行致病基因鉴定,可以分辨本症的不同类型。不是所有类型的脊髓小脑萎缩症都会遗传,患者的子女可以接受致病基因鉴定,以便得悉他们是否有发病的危险。
1.遗传性 包括脊髓小脑变性(SCA)、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等。
2.变性性 如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
3.缺血缺氧性 如一氧化碳中毒等。
4.药物中毒 如苯妥英钠等。
5.炎症性 急性小脑炎后遗症。
6.酒精中毒 酒精性小脑变性。
7.其他 神经副肿瘤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