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工艺流程

2025-04-08 00:38: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井点的平面布置: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以不小于槽宽为宜。如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则用双排线状井点。

面积较大的基坑宜用环状井点,有时也可布置成U形,以利于挖土机和运土车辆出入基坑。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不应小于1.0-1.5m,以防局部漏气。井点管间距一般为0.8m-1.6m,由计算或试验确定。井点管在总管四角部位应适当加密。

同时还应考虑井点管一般要露出面0.2m左右,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滤管必须埋在透水层内,为了充分利用抽吸能力,总管的布置接近地下水位线,应事先挖槽,水泵轴心标高宜与总管平行或略低于总管,总管应具有0.25-0.5%坡度(坡向泵层),各段总管与滤管最好分别设在同一水平面,不宜高低悬殊。



扩展资料

1、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设置井点,这不影响整体降水效果。

2、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3、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4、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要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轻型井点降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点降水

回答2:

应仔细了解基坑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对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及深井井点基坑降水施工工艺流程要绘出流程图。根据设计降水方案,结合相应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分阶段监理。 不同井点基坑降水施工工艺流程见本章第二节第六部分。

机械开挖基坑使用机械化操作、利用旋转钻头来开挖基坑,相对于上述传统的人工开挖基坑,机械开挖速度快,规格统一,对路基密实度影响小。机械开挖在土壤中有较大石块或施工机械不便到达时,使用受限。


扩展资料: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1、新工人进场时,三级安全教育到位;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到位;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再教育、考核工作到位;班后总结和改进工作到位。

2、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尚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工况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