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渐渐没有了年味,第一个原因就是春节假期的安排。
现在的春节假期是从除夕下午放假,到正月初八上班。
除夕当天还要上班,而且这天往往工作量很大,下班后人们早已疲惫不堪,甚至连聊天都觉得费力气,只想好好睡一觉,谁还会像以前一样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和家人快快乐乐唠嗑呢?
还有一些人,可能由于当日才放假,所以没有办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他们而言年夜可能是漫长而又痛苦的,自然就没了年味。
原因二,“爆竹声中一岁除”不复存在,年夜饭也不在家吃了。
除夕之夜对于传统的中国人而言,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年夜饭,二是放烟花。
现在由于环境问题,城区禁止燃放烟花,街道上没有了红色的爆竹皮,空气里失去了浓浓的火药味,年味也就随之减少了。
再说说年夜饭,过去为了年夜饭,大人们从腊月二十几就开始准备年茶饭了,从那时起年味就渐渐浓了起来。可是如今年夜饭都是一电话,找个酒店订一桌饭,家人用不到两小时吃完回家。
以前的年夜饭要前后准备十多天,现在只需两小时。
其实也不是现在人不愿意做年夜饭,只是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人们没有时间去停下脚步享受准备年茶饭的乐趣。
原因三,那些传统的礼仪也被丢了。
小时候过年的时候,都要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敬酒,或者是跪着磕头,然后他们会给红包。
那些给长辈敬酒磕头的习俗,被说成了是陋习,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这样做了。
过去会一家子坐在一起守夜,一起玩纸牌或者别的。
现在吃完饭,各回各的房间,宁愿对着冷冰冰的手机,也不愿和屋子里活生生的人唠嗑。
原因四,孩子们的除夕快乐不复存在,年就失去了年味。
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吃好多好多好吃的,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那几天父母也不会逼着写作业。
现在的小孩不在盼望着过年能吃到好吃的,因为他们平时就可以随便吃。
现在的小孩也不敢奢望过年不用做作业,可以尽情玩耍,因为他们知道课外班的课是不会停的,因为别人还在努力。
想起了木心的《从前慢》,正是因为从前的一切都很慢,所以生活也更有趣,年也有它独特的年味。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而且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也变得更加的现实,不再像过去那样非常的简单单纯。所以现在感觉年味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非常的真挚,而且大家也都是各玩各的,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聚在一起看昨晚那样非常的温馨。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科技发展也越来越高,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现在的大多人都为了生活而忙碌着就算是过年这个团圆的日子也有许多人在外打工,所以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中国年渐渐失去年味,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人们逐渐的不重视。在看春晚时,低头刷手机抢红包是常态,没有了以前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