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接纳失望是正常的情绪
如果失望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有失望的人,我们仅需「陪伴」他度过失望的情绪。同时,避免提出批评或意见,刺激更多情绪反应。
当你对孩子的表现失望,想想自己曾经让他人失望,特别是让自己失望的经验。
用同理心看待孩子的表现,先同理他的情绪,待他比较平静后,再和他分享自己应对挫败的经验,和他一起找答案,当他的伙伴,而不是只会指责的大人。
第二、就事论事,就人论人
我们可以重新检视期望和结果之间的落差,以及造成落差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是复杂的,有些来自我们自身,有些来自他人,有些来自不可抗力的种种因素。
把事件和人厘清,可以避免过度的自我贬抑或卸责。
比如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说孩子「笨」,这就把问题从事件转移到对人的评价上。
要是孩子不信你的话还好,要是他原本低自尊又不太自信,他可能真的会觉得自己笨。结果以后遇到困难,他想自己既然这么笨,努力也没用。彻底放弃学习,家长更伤脑筋。
第三、把过去的事件视为「旧」事件,把改进都当做「新」事件
当我们调整期望,打算采用崭新的方法继续工作。
比参加运动员遭逢比赛失利,师长着眼于把这个当成学习的机会。那么之前的失败就属于旧事件,从中学习则成为新事件。
简单说,对孩子的表现少翻旧帐。人的表现都会有高低起伏,你翻孩子旧帐,如果不能给孩子带来新的体验,提供克服问题的新方法,对彼此又有什么帮助呢?
所以我们的努力不是弥补过去,而是创造未来。这可以避免携带过多上次失望造成的压力,用更积极的心态应对新的挑战。
当今社会,孩子厌学情绪严重,作为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
孩子上小学后影响表达厌学情绪,作为家长以榜样的力量教育他使孩子树立坚强的意志。
我觉得作为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多给予他一些理解和包容。
孩子上学以后总是表达厌学情绪。这可能是。他对学习还不感兴趣。还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你不要急于批评他。有耐心的说服教育。现在的学习苦点是为了将来的幸福。让孩子懂得。为什么要学习?不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切记千万不要打骂孩子。有耐心细致的教育孩子。让他慢慢的养成学习的习惯。习惯养成了。他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就乐意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