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利瓦克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城市,位于菲沙河南岸。总面积260.19 km² (100.5 sq mi),总人口69,217,人口密度266.0/km² (688.9/sq mi)。它是菲沙河谷区域局的行政中心。该地有奇利瓦克湖省立公园。
奇利瓦克(Chilliwack)卑诗省菲莎河谷中部的一座重镇,西距温哥华仅百余公里,有加拿大一号公路(Trans Canada-1)相通,交通便利。奇利瓦克(Chilliwack)这个名字来源于当地的印第安部落,对于温哥华人来说,奇利瓦克是个盛产郁金香和甜玉米的地方,农业是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对于加拿大西岸多山的卑诗省来说,非常难得。
奇利瓦克人口大约七万,与温哥华的枫树岭相当,但地方经济却有声有色,除了农业之外,工商业也比枫树岭繁荣,城市整齐干净。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厅,建有一座博物馆,洁白的楼宇仍然保持着当初殖民时代的风格。
奇利瓦克是菲莎河谷地区(Fraser Valley)的第二大城市,商业规模虽不及阿伯斯福(Abosford),但奇利瓦克位于河谷地区中间的位置,商业也非常发达。
奇利瓦克的地方经济近些年增长较快,不论农业还是工商业,旅游业都好过大温地区一些城市。
奇利瓦克华人居住的数量不多,有一些台湾人投资当地的农业,经营家庭农场。大陆新移民中具有经营农场经验的人很少,大部分是专业人士、工商业老板,集中居住在温哥华一类的大都市,较少有人深入内陆农业地区定居。
奇利瓦克虽然距离温哥华并不遥远,加拿大1号公路穿越城市,交通也非常方便,但由于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巴士公车服务与温哥华不能直接接驳,中学系统缺少高水平的AP课、IB课,必须跑出来参加SAT考试等等,这些可能是华人觉得不太方便的地方。
斯托罗族原住民于大概一万年前已聚居于现时奇利瓦克一带。欧洲裔移民在1782年抵达此处前,原住民人口估计有四万至六万人,但其后移民带来的疾病令原住民人口下跌90-95%。到1857年菲沙河一带出现淘金潮时,该一带的原住民已所剩无几。截至1858年12月,已经有约三万名淘金者涌至奇利瓦克一带。当中有部分淘金者从1860年代中起于该一带创立小农庄,而这些农庄多是设于菲沙河沿岸可供船只停泊的地方,成为奇利瓦克的早期社区。
奇利瓦克乡(Township of Chilliwhack)于1873年成立,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第三个地方行政架构。邻近的Centreville社区于1881年成立,到1887年改称Chilliwhack,再于1908年升格为奇利瓦克市(City of Chilliwack;与奇利瓦克乡的英文拼法有异)。奇利瓦克乡和奇利瓦克市共存了72年,到1980年合并为奇利瓦克区(District of Chilliwack;沿用奇利瓦克市的英文拼法),再于1999年升格为新的奇利瓦克市。
奇利瓦克市的巴士服务是由奇利瓦克公车局提供;该机构的部分资金是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公车局提供。市内的主要干道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号省道(横加公路),最邻近的机场则是亚博斯福国际机场。
地方特产
郁金香
奇利瓦克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年春季的郁金香节,北部山谷里开遍了鲜艳的郁金香花。
哈里森温泉音乐节
到了夏天,哈里森温泉音乐节(Harrison's Hot Springs Music Festival)会吸引大批周边地区的游客。
三文鱼大洄游
到了秋季,壮丽的三文鱼大洄游就在周围的山谷里上演,奇利瓦克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那个学校我去过校长 b女士 人挺好就是有点胖 学校也不错12各年级四百人总之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