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蓝,是广州培正中学的校色,红蓝精神,是培正中学的学校精神。
培正中学的校徽创制于1916年。中间的书本图案承载着“至善至正”四个字的校训,作为书本背景的是一个红色的圆盘,每个方向有七道光芒指向四方,使人感到是热力四射的太阳在展示其辉煌,是一颗丹心在散发着热情和活力。围着光芒的正方形,象征着做人与做事应秉承的方正原则和认真态度,构正四方形的四条线取喻德、智、体、群四育。四线等长相连,表示四育并重,外面蓝色的背景和四颗星代表无限的宇宙,培正人以此激励自己要有远大的目光,要像星星那样自发光耀于长空。
外面红色的圆圈与里面的正方形互为表里,外圆内方,这是中国人追求的完美人格。
红与蓝,能引起我们太多美好的联想。红,如太阳、如烈火、如善心、如热血,展示着热情、活力和蓬勃;蓝,如天空、如大海、如寒冰,代表着冷静、平和与端正。
“至善至正”的校训是对红蓝精神的概括和升华。培正创办于1889年,是由浸信会华人和平信徒和牧师结合创办的。校训紧密结合着中国传统思想和基督教义,“至”是“最和终极”,体现了培正人执着与坚韧的理念追求。“善”是做人之基,“正”是立世之本,“正”与“善”既是基督教义的伦理要求,也是中国文化中办学方向的昭示,古籍《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培正创办至今已有117年历史,百年之中,这片土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但培正中学的学校精神却历久弥新,这所百年老校,仍然以勃勃的生机驰誉于岭南教育界。当我们走近培正,进入时空隧道体验培正人百余年的理念求索之途时,我们会对培正中学展示出的教育文化内涵和教育哲学有更深刻的领悟。
《校歌》歌词——
培正培正何光荣,教育生涯惨淡营,
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
万千气象方蓬勃,鼓铸群才备请缨,
爱我培正谟谋远,永为真理之干城,
永为真理之干城。
《校歌》释意
“培正培正何光荣,教育生涯惨淡营,”是让后辈不忘前辈创业艰辛。校歌创作于20年代。培正从67个银元开办,历经1905年停办和1915年陷入经济困境。经过培正先贤不懈努力,集腋成裘,得以渡过难关。
“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说出培正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素”指坚定。
“万千气象方蓬勃,鼓铸群才备请缨”,以喻培正教育事业渐入佳境,校誉日隆。“鼓铸”原指提炼铁矿需倒入熔炉,加炭鼓风,产生高温,将矿砂还原成液体,除去杂质,才能铸成钢铁。以喻学子成材。“请缨”的意思是指学子学成后,主动请求任务以报效国家、社会。
“爱我培正谟谋远,永为真理之干城,永为真理之干城。”激励培正人爱国爱校,有远大的计划和远大的眼光。培正学子要作真理之盾牌,永远保卫真理。“干城”为盾牌的别名。
《校旗歌》歌词
红蓝色旗常高飞起 因培正学校永不死,Ray Ray for培正培正,Ray Ray for培正培正,Ray Ray for培正,Ray Ray Ray!
《校旗歌》在培正同学聚会和外出比赛时作激励士气之用,相当于现在的啦啦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