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胚胎期: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孵化成鱼之前的一段时间。
2、仔鱼:指刚从受精卵中孵化出的小鱼苗,到卵黄囊被吸收消失为止。
3、稚鱼(苗鱼):仔鱼经过3~5周的精心管理,长至3厘米长的小鱼称稚鱼(苗鱼)。
4、幼鱼:苗鱼生长2个月以上,体长在3厘米以上的金鱼。此时,鱼身体发育基本成形,各鳍性状较为明显,体色逐渐鲜明,只有性腺尚未发育成熟。
5、成鱼:幼鱼经过培养,性腺发育完全成熟,繁殖季节出现第二性征。
鱼类的生活形形色色,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只有不到10%的鱼类一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另一部分时间在淡水中度过,它们在两种生境中来回迁徙,称之为洄游。
如果在海洋中生长但需要去淡水中繁殖称为溯河洄游(如中华鲟),如果在淡水中生长但需要去海洋中繁殖称为降河洄游(如花鳗鲡)。如果肥育和繁殖的迁徙发生在河湖之间,就称之为半洄游性鱼类;
在湖泊中肥育,在河流中产卵(如四大家鱼)。还有一些鱼类的生活限于河流的干支流,只进行相对较短距离的迁徙 。
金鱼生长发育过程如下:
1、胚胎期: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孵化成鱼之前的一段时间。
2、仔鱼:指刚从受精卵中孵化出的小鱼苗,到卵黄囊被吸收消失为止。
3、稚鱼(苗鱼):仔鱼经过3~5周的精心管理,长至3厘米长的小鱼称稚鱼(苗鱼)。
4、幼鱼:苗鱼生长2个月以上,体长在3厘米以上的金鱼。此时,鱼身体发育基本成形,各鳍性状较为明显,体色逐渐鲜明,只有性腺尚未发育成熟。
5、成鱼:幼鱼经过培养,性腺发育完全成熟,繁殖季节出现第二性征。
扩展资料:
金鱼养殖环境的要求:
金鱼的生长发育速度十分迅速。一般来说,经过半年就性成熟,可繁殖后代了。金鱼对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在家养条件下,金鱼不但在体积较大的鱼缸中能够顺利发育成熟,即使在水深30厘米、能注入20千克左右的较小的水族箱里,如果放养密度适当,也能成熟和繁殖后代。
影响金鱼发育的快慢、性功能成熟早晚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营养、水温和日照,要使金鱼发育良好,必须围绕这三个因素多做工作。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新、饵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并且投喂得当,尤其入冬前,要有意识地适当选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饵料。
越冬后的金鱼,在春天时,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便开始摄食,要注意精心喂养,同时将养鱼容器移到温暖的环境中,并尽量延长日照时间。这些都是促使金鱼发育快,繁殖早,后代健壮的重要条件。
光照对金鱼的甲状腺功能具有促进作用,适当的光照会有利于金鱼的生长发育,因此,光照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金鱼的正常生活。过强或过弱光照都会使金鱼发生多种疾病;金鱼的活动与休眠直接受光照与水温影响,长期处于暗淡环境中的金鱼感觉会迟钝,精神会萎靡,食欲会下降,内分泌会紊乱,鱼体会停止生长;
而光照过强,鱼体的颜色会变得暗淡。另外,光照对水质的转化有着重要作用,并可促进鱼体变色,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阳光是鱼生活最理想的光线,特别是早晚的阳光,光线柔和,适宜照3~5小时。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鱼缸,以间接光线为好,如用玻璃反射的阳光照射也较理想。如果受条件限制,鱼缸不得不置于直射光下,则要采取必要的遮光,挡住过强的直射光线。
所谓的给鱼换水,实际上就是给鱼补充氧气,鱼离开了水中的氧气就不能生存。金鱼通过鳃进行呼吸作用,吸进溶解于水中的氧气,保证正常代谢作用的需要,当氧气在水中的含量不能满足金鱼的需要时,金鱼正常的生命活动便会受到威胁,甚至窒息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鱼
鱼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下:
1.胚胎期: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孵化成鱼之前的一段时间;
2.仔鱼:指刚从受精卵中孵化出的小鱼苗,到卵黄囊被吸收消失为止;
3.稚鱼(苗鱼):仔鱼经过3~5周的精心管理,长至3厘米长的小鱼称稚鱼(苗鱼);
4.幼鱼:苗鱼生长2个月以上,体长在3厘米以上的金鱼。此时,鱼身体发育基本成形,各鳍性状较为明显,体色逐渐鲜明,只有性腺尚未发育成熟;
5.成鱼:幼鱼经过培养,性腺发育完全成熟,繁殖季节出现第二性征;
6.当年鱼:指当年产卵孵化、又经精心管理培养的各种规格的鱼;
7.1龄鱼:指生长发育满1周年的鱼;
8.2龄鱼:指生长发育满2周年的鱼。以此类推3龄、4龄鱼等等;
9.亲鱼:留作繁殖用的鱼;
10.鱼种:指经过精心挑选后,用于翌年生长发育的幼鱼,通常将经过越冬培育的幼鱼称之为鱼种;
11.种鱼:它与鱼种截然不同,但类似亲鱼的意思,种鱼也是用于繁殖的,但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才用于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