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过度解读的电影都有哪些?

2025-04-16 12:45:4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过度解读是否能看成过度格式化,有的制片人文采虽够,但明显的功底却不是很到位。

首先当然是装逼力作《后会无期》

各种生硬的台词,表演呆滞,没有一个角色有什么性格特点可言,不要说角色魅力了→_→剧情拖沓无力,是韩寒在卖弄自己的文艺和深沉。句子写得挺好不能好好写书么!

还有《小时代》显然也太被当回事了
不就是郭敬明骗骗小姑娘的钱,圆圆自己的青春梦和发财梦么,看看笑笑就过去了。媒体和专家对拜金主义的担忧,片子被骂得狗血淋头。何必呢,本来有脑子的观众就不是这片子的目标群体。

接下来我要吐槽《罗马假日》......
就是纯粹没看出有什么好!剧情好在哪儿!奥黛丽赫本的鼻子看着不难受么!怎么就经典了→_→怎么理解出那么多美好来的

日本小清新《秒速5厘米》
画面是很美,但是没剧情。拍MV好不好?还有人评论说到的青春和灵魂,对不起,我年轻的时候那可是一条活泼可爱人见人爱的好汉,看不出这部和青春有什么关系。只觉得无聊。
同理还有一系列青春片《初恋这件小事》等等...

《天空之城》
说什么成人梦,总觉得有点低龄。总把童真当做美好是错误的,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么...
任性地觉得《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红猪》都比这部要好。

过度解读的背后就是对人们的品味没有好好的了解,才造成这种过度解读的现象。

回答2:

近几年来电影市场日益壮大,影片的水准也参差不齐,接下来我就来盘点一下有哪些被过度就解毒的电影。


《后会无期》

我认为《后会无期》作为一部公路片,不要说《杯酒人生》《破碎之花》这样的国外佳作了,比之宁浩的公路片都还有很大差距。最大问题是故事的松散,随意,缺乏逻辑性和内在张力。人物,情怀,境界都浮在表面,全靠段子式的金句和刻意设计的幽默保持吸引力。不差,也无甚特别。

《小时代》

我印象中的小时代是我初中时期的青春读物,如今被拍成电影后槽点多多,不得不说,这是雷时代下一次不同凡响的视觉饕餮盛宴,它直接深入到你的灵魂,将你雷的一塌糊涂,并且感慨万千:只有跟随酵母,我们才能在如此雷的时代,占据领先位置。所以这部电影也没有可以让人深度解读的地方。

《一步之遥》

里面那些迷影的指涉、影像的拼贴与想象力,在华语电影仍是难得的。这是一部玩的很疯狂的电影,像一场梦,随心所欲、汪洋恣肆。不过,这种想象力却以很舞台剧的方式表现,大量的台词与对白,让狂想很难尽兴。而演员的表现也没有预想的好。这电影真的一点儿都不大众,千万别当成个商业片去看。不符合预期就破口大骂的,要么是土鳖,要么是真心没看过什么电影。

小结

另外被过度解读的电影还有很多,我就不再这里一一盘点了,有机会的话可以在下面我们一起交流。

回答3:

其实吧,有时候会觉得,对文艺作品,是不存在过度解读这回事的。作者生产作品,然后作者退位,作品孤儿一般行走于世。大家看他一眼,看他两眼,说你这人怎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