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棒状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是什么?

2025-04-05 13:37: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兔棒状杆菌病是由鼠棒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类和动物的多型性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实质器官及皮下形成小化脓灶。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家兔易感性强。主要通过污染的土壤、垫草与剪毛或其他原因发生的外伤接触感染,或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本病多呈散发性,冬春季多发。

临床上病程较长时,出现食欲减退,时有咳嗽,呼吸困难,流涕。随着病情发展出现体表淋巴结肿大、化脓、破溃、流出白色牙膏样脓汁,随后结成硬痂。有的病例在胸腔、肺、腹腔淋巴结及器官组织中发生化脓和干酪样病灶。此时可见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流鼻液等症状;有的还可能出现关节炎。

剖检见皮肤和淋巴结脓肿,淋巴结的病变是由大小不一的灰色或灰绿色结节所构成,呈干酪样或灰浆状,形成同心环,被一个坚韧的包囊所包围。有病变的肺脏有肉样的变硬小叶,其中有绿色干酪样化脓灶。这种干酪样病灶及由于钙质的沉积而呈灰浆状病灶,还见于肝、脾、肾等。

预防措施

(1)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因其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等,当家兔吃了这些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可感染发病。因此,应管理好饲料和水源,不要被棒状杆菌污染。要搞好兔舍清洁卫生,做到经常性的消毒,对被病兔污染的场地、用具要彻底消毒。

(2)发现病兔要及时隔离观察治疗,因为病兔是直接的传染源,其分泌物、喷嚏、咳嗽都可能造成互相传播。

(3)一旦发生外伤应立即涂碘酒或龙胆紫,以防伤口感染。

治疗措施

(1)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5~7天。

(2)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5~7天。

(3)金霉素,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5~10毫克,1天2次,连用3~5天。注射时以甘氨酸钠注射液稀释。

(4)新胂凡纳明(914)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40毫克,以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稀释配成5%溶液静脉注射。应注意的是注射时应缓慢进行,不要将液体漏到皮下,以免引起局部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