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的瓷器是什么样的?

2025-04-06 21:29: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到了西汉时期,青铜工艺日趋衰落,因其漆器的价格昂贵,不能普及使用,而饮茶风尚业已形成,青釉器物便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从浙江上虞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瓷片标本看,当时的瓷质已达到了现代瓷标准,从而结束了原始瓷阶段。东汉的窑址,在浙江慈溪、宁波和永嘉等地均有发现,普遍采用依山坡地形而筑的较大的龙窑,窑温可提高到1300℃左右。同时,这一地区还发现了黑釉瓷,从而开辟了瓷器的新品种,改变了单一青色的局面。湖南长沙及安徽合肥等地的东汉墓中还发现白釉瓷器,尽管处于萌芽状态,但说明中国在公元3世纪前已开始烧制白瓷,为后来的瓷业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汉初的瓷器造型,基本上仿青铜鼎、敦、盘、匜等类的礼器,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东汉以后,原始瓷鼎已经消失,罐、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器的烧造量增加。在装饰风格上,主要为水波纹、弦纹和贴印铺首等。罐、罍等器物的外壁往往拍印麻布纹、网纹、三角纹、方格纹等。另外,云气和狩猎纹也是装饰的基本纹样,浙江义乌发现一批西汉中期的原始瓷器,其中一件瓿的腹部有对称的两个半身人像,耳上印贴一手举剑、一手持盾的武士形象,神态威武凶猛。盖钮堆成躯体蜷曲、长舌前伸的蟠蛇形,具有浓厚的装饰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