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

2025-04-05 15:31: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08220103-1
凡影响动物消化生理、消化道结构及机能和饲料性质的因素,都会影响消化率。影响消化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动物、饲料、饲料的加工调制、饲养水平等几个方面。
动物
(1)动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不同种类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差异较大。牛对粗饲料的消化率最高,羊稍次,猪较低,家禽几乎不能消化粗饲料中的粗纤维。精料、块根茎类饲料的消化率,动物种类间差异较小。
(2)年龄及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有随动物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尤以粗纤维最明显,无氮浸出物和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变化不大。老年动物因牙齿衰残,不能很好磨碎食物,消化率又逐渐降低。
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等的不同,对同一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一般对混合料差异可达6%,谷实类差异可达4%,粗饲料差异可达12-14%。
饲料
(1)种类
不同种类和来源的饲料因养分含量及性质的不同,可消化性也不同。一般幼嫩青绿饲料的可消化性较高,干粗饲料的可消化性较低;作物籽实的可消化性较高,而茎杆的可消化性较低。
(2)化学成分
饲料的化学成分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影响最大。饲料中粗蛋白质愈多,消化率愈高;粗纤维愈多,则消化率愈低。
(3)
蛋白质含量
饲料或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则相对较低,有利于动物消化液的分泌和养分的充分消化。就反刍动物而言,各种养分的消化率随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本身消化率的变化最明显。猪和家禽的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也存在同样趋势,但没有反刍动物明显。
(4)粗纤维
实验证明,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下降,这在非反刍动物中反应十分明显。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是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抗营养物质有:影响蛋白质消化的抗营养物质或营养抑制因子有蛋白质酶抑制剂、凝结素、皂素(皂苷)、单宁、胀气因子等;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有植酸、草酸、葡萄糖硫苷、棉酚等;影响维生素消化利用的抗营养物质有存在于大豆中的脂氧化酶,能破坏维生素A.胡萝卜素,双香豆素能影响维生素K的利用,甲基芥子盐吡嘧胺等影响维生素B1的利用,异咯嗪等影响维

回答2:

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
配合饲料配制技术
饲料学
动物性食品检验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
反刍动物营养
计算机与畜牧应用
家禽营养
牧草与青饲料
饲料毒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