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身代表含义不同:
ID是IDentity的缩写,身份标识号码的意思。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2 作用不同:
IP是网络内参数,起到连接的作用;
ID是账户身份,起到联系、验证的作用。
3 网络中扮演角色不同:
IP是你的唯一上网地址,也就是你上网的唯一凭证,相当于你的家庭住址;
ID是你在某个网站申请的用户名,可以有多个,并且ID在你申请的网站外是没有用的。
扩展资料:
IP地址: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位地址。
IP地址就好像电话号码(地址码):有了某人的电话号码,你就能与他通话了。同样,有了某台主机的IP地址,你就能与这台主机通信了。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
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一串很长的数字,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
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有人会以为,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指定一台计算机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访问互联网时,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
另外,通过特定的技术,也可以使多台服务器共用一个IP地址,这些服务器在用户看起来就像一台主机似的。
将IP地址分成了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设计者就必须决定每部分包含多少位。网络号的位数直接决定了可以分配的网络数(计算方法2^网络号位数);
主机号的位数则决定了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计算方法2^主机号位数-2)。然而,由于整个互联网所包含的网络规模可能比较大,也可能比较小,设计者最后聪明的选择了一种灵活的方案:
将IP地址空间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具有不同的网络号位数和主机号位数。
IP地址是IP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依据,它标识了IP网络中的一个连接,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IP地址。IP分组中的IP地址在网络传输中是保持不变的。
参考资料:
IP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百度百科
IP和ID的不同:
1、定义不同:
IP:指的是网络之间的互联协议。
ID:指的是身份标识号码。
2、长度不同:
IP: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
ID:ID长度格式不定,根据用户需求或公司要求来定。
3、作用不同:
IP: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
ID:主要用来做身份识别。
4、性质不同:
IP:具有开放性。
ID: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ID
百度百科:IP
1、作用不同
ID即身份标识号码,身份识别,是一种身份证明。IP则是是分配给用户上网使用的网际协议的设备的数字标签。
IP是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网协数据包”格式,而ID是用来区分个体。
2、载体不同:
ID身份标识号码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工牌上的工号,纸币上的编码,产品的编码。而IP则是存在于网络中的一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3、使用方式不同
ID也称为序列号或帐号,是某个体系中相对唯一的编码,相当于是一种“身份证”在某一具体的事物中,身份标识号一般是不变的。
而IP则不是唯一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网络区域上网,他的IP也会不一样,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改变自己的IP地址。
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IP: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缩写为IP地址(英语:IP Address)。
是分配给用户上网使用的网际协议(英语:Internet Protocol, IP)的设备的数字标签。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但是也有其他不常用的小分类。
ID: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的缩写,也称为序列号或帐号,是某个体系中相对唯一的编码,相当于是一种“身份证”在某一具体的事物中,身份标识号一般是不变的,至于用什么来标识该事物,则由设计者自己制定的规则来确定。
2、作用不同
IP是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网协数据包”格式;
ID是用来区分个体;
3、设定规则不同
IP: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ID:在某一具体的事物中,身份标识号一般是不变的,至于用什么来标识该事物,则由设计者自己制定的规则来确定。
扩展资料:
一、子网划分三类地址
我们知道,从LAN到WAN,不同种类网络规模相差很大,必须区别对待。因此按网络规模大小,将网络地址分为主要的三类,如下:
A类:0 网络号主机号
B类:1 0 网络号 主机号
C类:1 1 0 网络号 主机号
A类地址用于少量的网络(最多127个)主机数大于2^16的大型网,每个A类网络可容纳最多2^24台主机;
B类地址用于主机数介于2^8~2^16之间数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网,B类网络最多2^14个;
C类地址用于每个网络只能容纳2^8台主机的大量小型网,C类网络最多2^21个。
除了以上A、B、C三个主类地址外,还有另外两类地址,如下:
D类:1 1 1 0多目地址
E类:1 1 1 1 0留待后用 其中多目地址(multicast address)是比广播地址稍弱的多点传送地址,用于支持多目传输技术。E类地址用于将来的扩展之用。
二、IP地址采用32位的二进制数原因
1、容易表示
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易于用两种对立的物理状态表示。
例如,可用"1"表示电灯开关的“闭合”状态,用“0”表示“断开”状态;晶体管的导通表示“1”, 截止表示“0”;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脉冲的有和无、脉冲极性的正与负、电位的高与低等一切有两种对立稳定状态的器件都可以表示二进制的“0”和“1”。
而十进制数有10个基本符号(0、1、2、3、4、5、6、7、8、9),要用10种状态才能表示,要用电子器件实现起来是很困难的。
2、运算简单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特别简单,加法和乘法仅各有3条运算规则( 0+0=0,0+1=1,1+1=10和0×0=0,0×1=0,1×1=1 ),运算时不易出错。
其实计算机处理算术运算时都是加法和移位,并没有乘除法,如11B左移一位就成了110B,11B是十进制的3,而110B是6,看看是不是等于乘二,左移乘,右移就除。
此外,二进制数的“1”和“0”正好可与逻辑值“真”和“假”相对应,这样就为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提供了方便。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基本运算,采用二进制可以简单方便地进行这两类运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IP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id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子网划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进制数
1、作用不同
ID即身份标识号码,身份识别,是一种身份证明。IP则是是分配给用户上网使用的网际协议的设备的数字标签。
2、载体不同:
ID身份标识号码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工牌上的工号,纸币上的编码,产品的编码。而IP则是存在于网络中的一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3、使用方式不同
ID也称为序列号或帐号,是某个体系中相对唯一的编码,相当于是一种“身份证”在某一具体的事物中,身份标识号一般是不变的。
而IP则不是唯一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网络区域上网,他的IP也会不一样,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改变自己的IP地址。
扩展资料:
IP协议
1、Internet体系结构
一个TCP/IP互联网提供了三组服务。最底层提供无连接的传送服务为其他层的服务提供了基础。第二层一个可靠的传送服务为应用层提供了一个高层平台。最高层是应用层服务。
2、IP协议: 这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送机制称为Internet协议。
3、IP协议三个定义:
(1)IP定义了在TCP/IP互联网上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和数据格式。
(2)IP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径。
(3)IP包含了一组不可靠分组传送的规则,指明了分组处理、差错信息发生以及分组的规则。
4、IP数据包:联网的基本传送单元是IP数据包,包括数据包头和数据区部分。
5、IP数据包封装:物理网络将包括数据包包头的整个数据包作为数据封装在一个帧中。
6、MTU网络最大传送单元:不同类型的物理网对一个物理帧可传送的数据量规定不同的上界。
7、IP数据包的重组:一是在通过一个网络重组;二是到达目的主机后重组。后者较好,它允许对每个数据包段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且不要求路由器对分段存储或重组。
8、生存时间:IP数据包格式中设有一个生存时间字段,用来设置该数据包在联网中允许存在的时间,以秒为单位。如果其值为0,就把它从互联网上删除,并向源站点发回一个出错消息。
9、IP数据包选项:
IP数据包选项字段主要是用于网络测试或调试。包括:记录路由选项、源路由选项、时间戳选项等。
路由和时间戳选项提供了一种监视或控制互联网路由器路由数据包的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