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对罗马帝国打击很大,但并非直接灭亡罗马帝国的元凶。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是在哥特人、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一大批“蛮族”的不断进攻下亡国的。匈奴人也是这些蛮族中的一支。
395年帝国一分为二,以罗马为中心建立西罗马帝国,以拜占庭(伊斯坦布尔)为中心建立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
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哥特人不断入侵罗马帝国。405年冬,哥特人突破了罗马帝国的莱茵河防线,罗马放弃了高卢。407年,哥特人包围罗马,罗马交出大批金银乞和;409年,哥特人第二次包围罗马,扶立了一个傀儡皇帝。410年,哥特人第三次包围罗马,城内的奴隶打开了城门,蛮族军队在城内任意抢掠三天,罗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后十年内,帝国稳定了一段时间。418年,西哥特王国建立,439年,汪达尔-阿兰王国建立,451年,匈人首领阿提拉统兵五十万入侵,被帝国名将埃提乌斯联合西哥特王国击退。455年,汪达尔人趁乱入侵罗马,全城被洗劫一空。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
匈人(Hun)是一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在汉语中的称呼。他们在4世纪西迁到了欧洲东部,并入侵东、西罗马帝国。欧洲的古文献对此一民族及其在欧洲的事迹有若干叙述。
现代中文书籍有时也把他们称为「匈奴人」,但他们和中国古代的匈奴是否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未能回答这一问题。认为这两个民族系出同源的最主要证据是北匈奴西迁和三百年后在欧洲出现的匈人时间上的吻合。
374年时,位於黑海北岸、日耳曼人所建立的东哥德王国是一个成立不久的国家。它辽濶的疆土东起至顿河,与阿兰人接壤;西至德聂特河与西哥德人为邻;南起黑海北至德聂斯特河的支流,普利派特河沼地;匈人联同被征服的阿兰人,大军进入东哥德领土,曾被东哥德人征服的部落乘机造反,内乱以致东哥德人屡战屡败,终於375年投降。
东哥德人灭国后,匈人接著继续向西,西哥德人以德聂斯特河为险,布兵防守,试图击匈人军於半渡。匈人军队一边在河对岸作势佯攻,大部却从上游乘夜偷渡再回攻。这边西哥德人在河岸构筑工事备战正酣,却不料被拦腰一顿痛打,数十万人马渡过多瑙河逃入罗马帝国境内,并於378年在阿德里雅堡大败罗马皇帝瓦伦斯,由此动摇了罗马的根基,罗马再也没法控制管辖下的诸侯和领土。
匈人再征服北方的诸日耳曼部落,夺取了潘诺尼亚平原。由此,起自黑海至多瑙河以北的大片地土,尽入匈人之手。匈人驱逐日耳曼人等民族使得民族大迁徙,从而灭亡罗马帝国。
罗马的灭亡一般都认为是西罗马灭亡为标志,而灭西罗马的,是哥特人,匈奴人确实曾经征讨过罗马,但并没有获得成功,最后是蛮族取代了西罗马。至于哥特人跟匈奴人有什么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上帝之鞭-阿提拉是横扫欧洲,但在顶峰时就死了。罗马是被蛮族所灭。汪达尔人,东、西哥特人等蛮族是被匈奴西迁赶出原来的居住地而被迫与罗马抢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