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碰撞理论解释 压强 温度 浓度 催化剂 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原理

2025-02-25 23:27:5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压强条件:对于液体和气体来说,压强增大会使分子间距离减小,从而增大了分子接触、碰撞的几率,因此,压强在增大会使反应速率增加。

温度条件:对于所有的化学反应来说,温度增加10摄氏度,反应速率增加一倍,这是因为受热会使分子变得活跃,从而增加碰撞的概率。

浓度条件:浓度增大,分子间距离减小,从而使分子更容易发生碰撞,增加反应速率。

催化剂:催化剂有2种,一种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一种使反应向逆方向进行,这个主要是催化剂与反应物形成了中间体,而这个中间体的分子要比单纯的反应物的分子大的多,进而使碰撞更有可能发生,增加反应速率。

扩展资料:

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接触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每一次碰撞都能导致反应发生,发生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能量因素,即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必须达到某一临界值;

(2)空间因素,活化分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向相互碰撞反应才能发生。即反应物分子必须具备克服分子斥力而“碰到一起”得能量,也就是具备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非弹性碰撞”的能量;活化分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向相互碰撞,即需要考虑活化分子发生碰撞的空间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反应碰撞理论

回答2:

升高温度分子运动加快,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加快。 浓度条件:浓度增大,分子间距离减小,从而使分子更容易发生碰撞,增加反应速率! 压强越大,单位面积内的分子数就越多,他们之间相互碰撞的机会就越大,即有效碰撞就越多,所以反应速度就越快,反之就反应越慢 不要鄙视我 我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