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机械化

什么叫做信息化?机械花?二者有什么区别?
2025-02-23 16:57: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信息化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机械化,指的是用机械来代替人工劳动完成生产作业。

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并且 降低成本,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机械化,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运用电力或其他动力来驱动或操纵机械设备以代替手工劳动进行生产的措施或手段。利用机械设备但仍以人力或畜力推动而进行生产的,称为“半机械化”。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建设包括了企业规模,企业在电话通讯、网站、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情况,在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成就等。信息化建设是品牌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的核心支撑平台,并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的不断深入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甚至许多企业就是只依靠信息化建设而生存。

品牌指数数据模型中的信息化建设权值为10分,当品牌在企业规模、通讯系统、网络、电子商务、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有正向的建设内容时,品牌指数将给予加分。

在品牌2.0理论体系中,信息化建设作为品牌母体树冠部分的支撑物,同属自触点,也就是品牌母体可以主导的部分。

品牌信息化建设必须详细分析、系统实施。品牌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根据该品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千万别好高骛远,在中国,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极其常见,尤其是CRM、ERP领域。对品牌来说,错误的信息化建设决策有可能带来比未进行有效信息化建设更大的风险。

回答2:

武器装备信息化 所谓武器装备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武器装备在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的网络化、自动化和实时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需要说明的是,武器装备信息化不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的简单否定抛弃,而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改造和提升。形象地讲,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模块形式嵌入机械化武器装备之中,使机械化武器装备具备类似于人的“眼睛、神经和大脑”的功能,从而使其综合作战效能倍增,满足信息战争作战的需要;另一个方向是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如C4ISR系统、计算机网络病毒、军事智能机器人等。武器装备信息化将使电子信息系统在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相应的作战保障装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日益重要,武器装备体系中除了传统的硬杀伤兵器,还将出现软杀伤兵器 编成建制的,以坦克、装甲输送车或步兵战车实施运动和战斗的部队。以坦克为主要装备的部队称坦克部队。以装甲输送车或步兵战车为主要装备的部队称机械化步兵部队或摩托化步兵部队。 摩托化步兵是指搭乘车辆实施机动,徒步进行作战的兵种。其特点是战斗开始前运动速度快,适应各种地形条件,机动灵活。但进行战斗时没有必要的掩护,战斗发展速度慢。这是经济不发达国家采取的过渡型编制。我军以前全是徒步步兵,建国后编制了少量的摩托化部队,目前所有步兵单位已全部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 通常摩托化步兵师编有坦克团、摩托化步兵团(若干)、炮兵团、防空团;摩托化步兵团编有摩托化步兵营(若干)、炮兵营;摩托化步兵营编有摩托化步兵连(若干)、炮兵连;摩托化步兵连编有若干步兵排和汽车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步兵单位将全部实现机械化和数字化。 机械化步兵是指搭乘车辆实施机动和作战的兵种。装备有坦克、装甲输送车(或步兵战车)。通常机械化步兵师编有坦克团、机械化步兵团(若干)、炮兵团(自行火炮)、防空团;机械化步兵团编有机械化步兵营(若干)、坦克营、炮兵营;机械化步兵营编有若干机械化步兵连;机械化步兵连编有若干机械化步兵排。 数字化部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数字通信技术联网,使部队从单兵到各级指挥员,使各种战斗、战斗支援和战斗保障系统都具备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及处理功能的部队。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精确制导武器为骨干的火力打击系统和以电子干扰设备为代表的电子对抗系统,已经成为军队生存与制胜的重要支柱。信息化战场上的一切作战活动及其效能都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信息的准确获取,充分控制和有效使用已成为作战的中心环节。军队将是信息化军队,战场将是信息化战场,对"制信息权"的争夺与对抗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战双方胜负。可以说,谁控制了信息,谁就赢得了战争。尽管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还只是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信息化军队与战场还才刚刚起步,但许多国家已从过去的火力制胜的观念转到信息制胜的观念上来,用信息制胜的观念来进行军队建设和战争准备。 数字化部队的建设不仅使部队的指挥控制能力提高,结构精干,反应迅速;同时,也使整个战场上的信息系统能相互兼容,更加及时可靠,使诸兵种的联合与合成作战行动成为密切协调的整体,从而,能够赢得和保持战场指挥控制的主动权,更精确地使用作战力量,打赢战场时空范围广大、作战对象和规模不同的各种强度的陆战。 数字化部队是进行信息化战争的基础。自先,数字化部队的数字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具有信息传输、处理速度快、准确率高,保密性能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使上级与下级之间、友邻部队之间、单兵与作战平台之间、武器与武器之间的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实现了一体化,因此,能对战场上出现的各种情况,立即作出反应,迅速采取对策,能实时发现目标、实时决策、实时指挥、实时机动、实时攻击,符合信息化战争战场一体化的要求。 其次,数字化部队广泛采用传感技术、定位和识别技术,具有先进的信息探测与获取能力,将侦察情报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相结合,各级指挥员能够清楚地掌握交战双方作战部署和作战企图,能集中优势力量打击敌要害及薄弱部位,使战场呈现高度透明。 第三,数字化部队采用以先进的软件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加上完善的数字通信系统,能够建立起可靠的战场指挥信息网络,从而,把战斗、战斗支援和战斗保障力量连成一个整体,各级可以共享战场信息,使指挥程序简化,并在加强上级集中统一指挥的同时,又使下级摆脱了指挥方面的依赖性,使具体指挥权得到合理的分散。实现了既要高度集中又要相对自主的信息化战争指挥控制要求。 第四,数字化部队的数字通信网络可实时传递"声像化"信息,上级指挥官只要发出指令,部属就可以按上级意图协同动作,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由于各种战斗车辆和战斗人员都配有定位导航系统,能够知道自己在战场上的准确位置,因而也就更加容易在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下采取协同动作,形成整体合力。这不仅使复杂的作战协同趋于简单;而且,减少了战场上的不确定因素,便于组织多军兵种的联合与合成作战行动。 第五,数宇化部队能够利用数字通信系统和后勤技术 指挥控研系统,提高后勤技术保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使繁重、复杂的作战保障变得简单、便捷。战斗中,数字化部队的后勤技术部门不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掌握战斗部队作战物资的消耗情况、人员车辆的损伤情况,迅速根据需要组织救护和保障;而且,保障机构还能够准确掌握战损车辆和人员的位置,及时赶到救护和补给地点,保证了战场补给、抢修、抢救等保障工作的快速性、有效性。 第六,数字化部队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使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实时化、使目标探测、监视、分配、打击、毁伤、评估一体化,从而使部队的整体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使部队的作战能力"倍增";同时,数字化武器装备反应速度快,射击精度高,防护能力强;数字通信系统保密性好,部队作战易达成战役、战术突然性。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