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是什么意思,"三思而行"的汉语

2025-02-24 16:01: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三思而行 ,汉语成语。
拼音:sān sī ér xíng
解释:三:站在我你他的角度上,思:思考。而:然后。行:行动。反复再三考虑,然后再做。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宋・辛弃疾《哨遍》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明 施耐庵 《水浒传》第六十七回:林冲谏道:”兄长,人心难忖,三思而行。“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
欧阳山《三家巷》三:终身大事也应该三思而行。
近义词:深思熟虑、郑重其事
反义词: 不假思索、轻举妄动 草率而行

回答2: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原文意思是,季文子做任何事情,事先经过反反复复的考虑,才付诸实施。孔子听说后,觉得只要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三:多次。(数字三在动词名词前面,表示概数)
再:两次。

回答3:

做事情之前先思考三分钟,

回答4:

三思而行就是汉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