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刘秀的十个儿子是怎样分封的?封地分别在哪里?

2025-03-26 12:23:1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长子刘彊:开始是太子,后因母后失势,主动让位太子位于刘庄,封为东海王,封地就是东海国,刘彊作为东海王,光武帝刘秀念其“废不以过”,又特许刘彊兼食富庶之地鲁郡,并以鲁为国都。一人获封两国,合二十九县。
次子刘辅:开始是封的右翊公,后面封中山王,建都卢奴(在今河北定州市区),同时享有常山郡。最后又改成沛王,中山国除国,改为中山郡。
刘康:先封济南公,后封为济南王,,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故齐国济南郡改置,治博阳(今山东章丘市西)。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及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建武三十年(55年),朝廷将平原郡的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丘六县增加为济南国的食邑。
刘延:开始封的是淮阳王,后面迁徙为阜陵王,析九江郡置阜陵王国,建初元年(76年),刘延被贬为阜陵侯,阜陵王国复入九江郡。章和元年(87年),刘延再次被封为阜陵王,复置阜陵王国,阜陵县(今安徽省全椒县十字街道百子村)。
刘焉:开始封左翊公,也是在刘辅之后被封中山王,重新把中山郡置国。
刘英:封为楚王,封国就在汉高祖刘邦的汉室龙兴之地--今江苏徐州地区。
刘庄:刘秀第四子,开始是封进封东海王,后太子刘彊让位,刘庄成了太子,也就是汉明帝。
刘苍:先封东平公,后封东平王,东平国建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10里)。
刘荆:先封山阳公,后封山阳王,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一带。西汉山阳下辖二十三县。《汉书·地理志》载:“山阳郡,县二十三:昌邑、南平阳、成武、湖陵、东緍、方舆、橐、巨野、单父、薄、都关、城都、黄、爰戚、郜城、中乡、平乐、郑、瑕丘、甾乡、栗乡、曲乡、西阳。”最后又被封为广陵王。
刘衡:封为临淮公,幼年去世。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临淮郡,郡治徐县(今苏北泗洪县南),下辖徐县、赘其县、高山县、盐渎县、取虑县、犹县、开阳县、射阳县、淮浦县、东阳县、僮县、海陵县、淮阴县、淮陵县、下相县、富陵县、播旌县、西平县、睢陵县、盱眙县、舆县、堂邑县等29个县。
刘京:开始封琅琊公,后封琅琊王,琅琊国辖有琅琊等十三城,建初五年(80),刘京上书汉章帝,愿以琅琊国的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的开阳、临沂,并将国都从莒城迁至开阳(位于今临沂城)。

回答2:

1、东海国——刘彊,都城在郯县(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2、沛国——刘辅,都城在相县(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

3、济南国——刘康,都城在东平陵县(今山东章丘市)

4、阜陵国——刘延,都城在阜陵县(今安徽省全椒县)

5、中山国——刘焉,都城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州市)

6、楚国——刘英,都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

7、东平国——刘苍,都城在无盐(山东东平)

8、广陵国——刘荆,都城在广陵(江苏扬州市)

9、临淮国——刘衡,都城在下邳(江苏省睢宁县)

10、琅邪国——刘京,都城在开阳(山东临沂市)

回答3:

37刘秀的时刻分别分布在河南安徽浙江

回答4:

刘秀有11个儿子,不是10个,分别是:

东海恭王 刘疆,
沛献王 刘辅
济南安王 刘康
阜陵质王 刘延
中山简王 刘焉
楚厉王 刘英
汉明帝 刘庄,初名刘阳
东平宪王 刘苍
广陵思王 刘荆
临淮怀公 刘衡
琅邪孝王 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