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8�5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属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Vrodtl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俗称娃娃鱼,属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大鲵是由古生代泥盆纪时期鱼类演变而来的古老两栖动物,是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种类。大鲵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动物,它既保留有鱼类的某些原始特征,又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的躯体结构。大鲵
�8�5 二十多年来,娃娃鱼规模化繁殖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我公司已突破了娃娃鱼规模化繁殖的技术难关,为娃娃鱼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为了帮助广大养殖大鲵的爱好者早日掌握这门新兴的特种养殖技术,我们在原有的养殖大鲵的基础上,又广泛搜集大量养殖大鲵的珍贵资料,博采众家之长,着重根据人工养殖大鲵的实践经验编写了《娃娃鱼的养殖实用技术》一书,书中重点介绍了大鲵人工养殖技术。本书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是初学者认识、了解并且掌握大鲵养殖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第一章 大鲵的经济价值及养殖前景�8�5 大鲵属国家二类 保护野生动物,是集食用、药用、观赏与科研为一体的特种经济动物,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食用价值�8�5 大鲵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其肉营养很高,是高级滋补保健品,被誉为水中“活人参”。据权清转等对大鲵肉质及氨基酸成份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大鲵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91.92%,必需氨基酸量为39.69%,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表1)表1大鲵肉、牛肉和鹿肉氨基酸组成(mg/100g牛肉)�8�5 氨基酸�8�5 含量 样品 大鲵肉 牛肉 鹿肉 �8�5 天门冬氨酸 8.00 8.69 8.77 �8�5 苏氨酸 2.12 3.73 3.94 �8�5 谷氨酸 16.02 13.64 11.94 �8�5 甘氨酸 5.10 4.72 3.80 �8�5 丙氨酸 6.45 5.09 5.03 �8�5 颉氨酸 4.69 3.89 4.46 �8�5 蛋氨酸 2.21 2.33 2.58 �8�5 异亮氨酸 6.08 3.65 4.15 �8�5 亮氨酸 9.55 6.63 7.05 �8�5 酪氨酸 1.98 2.84 3.10 �8�5 苯丙氨酸 4.16 3.44 3.64 �8�5 赖氨酸 10.88 7.48 7.16 �8�5 组氨酸 2.98 2.88 3.93 �8�5 精氨酸 7.09 5.64 4.90 �8�5 脯氨酸 3.83 4.01 3.33 �8�5 总氨基酸(%) 91.92 78.06 77.76 �8�5 必需氨基酸 39.69 31.15 32.98 �8�5 非必需氨基酸 52.23 46.91 44.78 (二)药用价值�8�5 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鲵肉具有增进食欲、黑发美容、延年益寿,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癌健体等多种特殊用途。其皮是治疗枪伤、刀伤、烧伤及各类创伤的上好药物。大鲵皮肤分泌物对治疗面部烫伤不留疤痕是伤科的灵丹妙药。其胃是健胃消食的良药,可治疗小儿厌食不良症。近期我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进行科研合作,从大鲵皮肤腺分泌的粘液物中提取出了具有抗癌、抗疲劳、美容保健等多种功效的特殊因子。由此可见,大鲵全身都是宝,将大鲵产品进行深加工,让它更好的造福于人类。(三)观赏价值�8�5 大鲵皮肤光滑稚嫩。前肢四指似手,后肢五趾如足,其叫声酷似婴儿般的啼哭声,所以大鲵又有“娃娃鱼”美称。大鲵是一种古老的两栖动物,它作为一种奇特的观赏动物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大鲵的祖先和恐龙曾经一起生活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季时期,由于地球地质变迁,气候的变化导致恐龙灭绝,而大鲵躲藏于地下溶洞之中躲过一劫。全世界至少有50亿人未见大鲵,因此它的观赏价值也值得期待。大鲵(四)科研价值�8�5 大鲵既保留了鱼类的一些原始特征,又具备适应陆地的躯体结构。它处于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地位,因此大鲵在研究动物进化过程及基因方面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第二节 大鲵的养殖前景�8�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地都把养殖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来抓。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农业整体素质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8�5 人工养殖大鲵是开发利用大鲵资源和发家致富的新途径。这样即能脱贫致富,又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大鲵越来越多的需求;同时还有效地避免滥捕滥杀现象发生,为保护大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8�5 由于大鲵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非法大量走私和捕杀,再加上大鲵自然繁殖率低等因素,我国大鲵资源急剧下降。因此,大力开展人工养殖和增殖的研究是有效保护大鲵资源的迫切需要,对大鲵资源进行人工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前遍布大鲵的河流现在少见其踪影
�8�5 大鲵人工繁殖虽已成功,但其孵化率不高,目前国内每年人工繁殖的小苗不到3万尾,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这种强烈的供需矛盾促使大鲵价格的暴涨。刚孵化出来的幼苗价格达到了600元/尾,还是供不应求,其畅销程度可想而知。
�8�5 据有关专家分析和预测,近10年内大鲵养殖业将非常火爆,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理由有如下三点:1.大鲵种群数量有限,加之人工繁殖率不高,每年可供养殖的大鲵幼苗不过几万尾;2.大鲵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剂,养殖需要特定的生态环境,养殖普及面不会太广。专家还断言,未来几年的大鲵养殖业将是一个集大鲵深度开发、规模养殖、综合加工、出口创汇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大鲵产业化开发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形成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出口创汇型农业的龙头企业。大鲵高附加值开发可形成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主体,成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