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搞好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党外干部的作用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作用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大力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搞好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使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面临着新的考验,对我国政治发展提出了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坚决抵制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另一方面,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这就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断提高党外干部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意见》指出,民主党派作为政治联盟,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所构成,包容了社会主义根本力量、新生力量和爱国力量的代表性人士。这客观上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新变化对民主党派组织基础的新要求。纵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近几年加入统一战线的新成员,具有较好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素质。但是相对于老同志来说,他们尚缺少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患难与共的经历和体验,对多党合作的历史传统缺乏系统了解,对新旧中国的鲜明对比缺乏切身感受,对基本国情和省情缺乏深刻的认识,再加上他们大多仍处于从专家学者向社会活动家的“转型”阶段,决定了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多党合作是以民主党派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多党合作长期存在与发展的需要,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新老交替、后继有人的需要。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代表性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秀党外干部队伍。要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物色、培养、推荐优秀党外干部到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以及高校和科研所担任领导职务。民主党派要根据各自的章程规定和政治纲领,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同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