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钻的基本角度

2025-04-08 13:46: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螺旋角β 螺旋角是钻头螺旋槽上最外圆的螺旋线展开成直线后与钻头轴线的夹角。由于螺旋槽上各点的导程相同,因而钻头不同直径处的螺旋角是不同的,外径处螺旋角最大,越接近中心螺旋角越小。增大螺旋角则前角增大,有利于排屑,但钻头刚度下降。标准麻花钻的螺旋角为18°~38°。对于直径较小的钻头,螺旋角应取较小值,以保证钻头的刚度。
(2) 前角γOm 【由于麻花钻的前刀面是螺旋面,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前角是不同的。从外圆到中心,前角逐渐减小。刀尖处前角约为30°,靠近横刃处则为-30°左右。横刃上的前角为-50°~-60°。
(3)后角αOm 【麻花钻主切削刃上选定点的后角,是通过该点柱剖面中的进给后角αOm来表示的。柱剖面是过主切削刃选定点m,作与钻头轴线平行的直线,该直线绕钻头轴心旋转所形成的圆柱面。αOm沿主切削刃也是变化的,越接近中心αOm越大。麻花钻外圆处的后角α,通常取8°~10°,横刃处后角取20°~25°。这样能弥补由于钻头轴向进给运动而使主切削刃上各点实际工作后角减小所产生的影响,并能与前角变化相适应。
(4)主偏角κrm 主偏角是主切削刃选定点m的切线在基面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麻花钻的基面是过主切削刃选定点包含钻头轴线的平面。由于钻头主切削刃不通过轴心线,故主切削刃上各点基面不同,各点的主偏角也不同。当顶角磨出后,各点主偏角也随之确定。主偏角和顶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5)锋角2φ 锋角是两主切削刃在与其平行的平面上投影的夹角。较小的锋角容易切入工件,轴向抗力较小,且使切削刃工作长度增加,切削层公称厚度减小,有利于散热和提高刀具耐用度;若锋角过小,则钻头强度减弱,变形增加,扭矩增大,钻头易折断。因此,应根据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来刃磨合理的锋角,标准麻花钻的锋角2φ为118°
(6)横刃斜角ψ 横刃斜角是主切削刃与横刃在垂直于钻头轴线的平面上投影的夹角。当麻花钻后刀面磨出后,ψ自然形成。由图3-5可知,横刃斜角ψ增大,则横刃长度和轴向抗力减小。标准麻花钻的横刃斜角约为50°~55°。

回答2:

有前角和后角。

一、前角

1.在正交平面内前刀面和基面间的夹角。主切削刃上任一选定点的前角与该点的螺旋角、主偏角、以及刃倾角的关系为tan=tan/sin+tancos 式(2-3)。

2.由于螺旋角从外径向钻心逐渐减小,刃倾角也逐渐减小(负值增大),在主偏角一定时,前角变小,约由+30°减小到-30°,靠近钻头中心处切削条件很差。

二、后角

1.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后角,是该点的切削平面与后刀面之间的 夹角。钻头后角不在主剖面内度量,而是在假定工作平面(进给剖面)内度量。在钻削过程中,实际起作用的是这个后角,同时测量也方便。

2.钻头的后角是刃磨得到的,刃磨时要注意使其外缘处磨得小些(约8°~10°),靠近钻心处要磨得大些(约20°~30°)。这样刃磨得原因,是可以使后角与主切削刃前角的变化相适应,使各点的楔角大致相等,从而达到其锋利程度、强度、耐用度相对平衡,又能弥补由于钻头轴向进给运动而使刀刃上各点实际工作后角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可改善横刃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