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对于乳腺炎的患者不建议停止哺乳,因为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喂养,而且提供了乳汁淤积的机会。但是对于患侧的乳房应当停止哺乳,并应用吸奶器吸尽乳汁,保持乳汁的通畅排出。同时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鉴于主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选用青霉素类以及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拉定进行治疗,对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红霉素,避免应用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药物。如果乳腺炎形成了乳腺脓肿,还需要及时地切开引流。形成脓肿并发乳瘘,应当停止哺乳,可以考虑口服溴隐亭、乙烯雌酚或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直到乳汁停止分泌为止。
虽然哺乳期乳腺炎伴有发烧可以喂奶,但是也应该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和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产后尽早哺乳,注意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新生儿咬食乳头或者含着乳头睡觉,预防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
乳腺炎发生的原因
1. 乳汁淤积:乳汁淤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堵奶,是发生乳腺炎的基础。因为淤积的乳汁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地,有利于细菌的迅速生长和繁殖。加上淤积的乳汁压迫血管和淋巴管影响正常循环,为急性乳腺炎的发病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造成乳汁淤积的原因最为常见的有:
乳汁分泌过多
哺乳及含乳姿势问题导致乳汁不能及时有效的排出
哺乳间隔时间过长或漏喂一次
不小心乳房被压到或宝宝踢到、内衣过紧是乳房受挤压
2. 感染:由于哺乳姿势不当或婴儿口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在婴儿吮吸乳头时,导致乳头不同程度的破损或皲裂、糜烂或细小溃疡。致病菌经乳头皮肤的破损处侵入,沿淋巴管扩散到乳腺实质,形成乳腺炎感染病灶。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乳头有破损过而后乳房疼痛,尤其不在哺乳时也有疼痛的症状,就很可能是乳腺炎啦。
另外,乳腺炎的发生和产后妈妈们的情绪变化也有比较大的关系,疲惫、焦虑、紧张会增加乳腺炎的风险。
乳腺炎是产后妈妈最为普遍出现的一种乳腺感染性疾病,一般出现的时间是在产后的3-4周,这可能是由于病菌感染或产后饮食不当所引起。
哺乳期乳腺炎症状
1、如果是哺乳期乳腺炎刚刚出现,那么一般是带有发烧,寒颤等等一些症状,同时也会有侧乳房体积增大,而且乳房局部变硬,周围的皮肤发红的情况出现。
2、乳房的疼痛的出现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使得妈妈们的身体出现怕冷、寒颤、突发的身体发热,这个时候妈妈们还是要及时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治疗
1、药物治疗:如果只是在早期就发现,那么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控制,尽量选择一些能够具有疏肝清热、通乳消肿为主的药物。
2、按摩治疗:按摩能够促进乳房的畅通,妈妈可以让一些亲近的人帮助按摩乳房,这样可以帮助乳汁的排出。
3、如果出现发烧的情况,妈妈们也是抓紧时间治疗的,这个时候也不要给宝宝喂奶,对于宝宝是不利的。一般来说,发热是因为乳汁堆积在乳房之内,妈妈们要尽快让乳房里面的乳汁排出,同时注意排出的乳汁不能喂养宝宝。
不要,母乳期间乳腺炎发烧是不能给母乳了,这时的母乳已经不能吃,不但没营养还有很多白细胞引起的炎症,会过到母乳中,为了宝宝安全健康,请务必不要给母乳喂养改奶粉,好了再给母乳。
赶紧停奶去看病,39℃很快体温还要往上走,乳腺炎发烧升温特别快。
等发烧好了再喂孩子,其间的奶吸出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