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本国居民同期创造价值与国内外国居民同期创造的价值之差。
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本国居民同期创造价值-国内外国居民同期创造的价值。
经济发达国家如日本与联邦徳国等,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值,故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发展中国家,一般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值,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扩展资料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更直观地讲,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净额。
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的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经济总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外净要素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NA中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给付国外的要素收入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国居民,有时也有异国居,本国居民也有向异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要素的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异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差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分为两种,
一个是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两年之间经济的变化。
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 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另外一个就是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若干年来经济的平均变化情况。
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为了准确起见,我们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比如年、月、日等)后变为yn,则在每个时间段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 n√yn/y0-1。举例来说,按1990年价格计算,中国1952年人均GDP为,2004年人均GDP为5196.5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07%。但是如果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按照指数的形式来计算,计算公式是g=(In�6�1yn/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美国的真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美国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长率是1.8%。
国外净要素收入为国外本国居民同期创造价值与国内外国居民同期创造的价值之差。
即: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本国居民同期创造价值-国内外国居民同期创造的价值。
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给付国外的要素收入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国居民,有时也有异国居,本国居民也有向异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要素的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异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差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