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设备综合管理?

2025-04-04 22:00:5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设备综合管理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源于国外设备综合工程学的引入。70年代末期我国从国外引入了设备综合工程学,而当时我国在设备管理上多年来实行的分段式传统模式也急需改革,因此,这一概念引入后,在国内设备管理领域中成为了一项主要的宣传内容,并在以后的几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87年由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由此,设备综合管理更成了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原则和内容。 从这一概念开始引入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由于形势的变化、企业的重组以及人员的变动等原因,有的企业对设备综合管理已不是非常熟悉,一些新参与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对此亦不是很了解;另外,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设备综合管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也应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我们对此也应有新的认识。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英国维修专家丹尼斯·帕克斯(Denis Parks)1970年提出的,当时他的主旨是要进行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管理而不仅限于维修,同时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经过两三年的宣传和讨论,企业进行了一些实践,1974年对此学科定义进行修改后,牛津大学将这一新的学科命名为“Terotechnology”,并将其定义列入到牛津辞典中。1979年引入我国时有了中文译名“设备综合工程学”,这个名称被广大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所接受。80年代初期在我国进行了比较普遍的宣传,在大学的设备管理或设备工程专业中还开设了这门课程,各种形式的设备管理讲座也都将其列为主课。

回答2:

  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
  一、全过程管理(一生);
  二、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
  三、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