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长大崔讲解改水电验收时水管如何试压,希望在装修方面帮到您。
人养玉,玉养人是句老话。
不过民间仅凭字面以讹传讹,把这句话的真正意思给弄错了。
人养玉不假。因为在清代乾隆以前,中国文化中所谓的玉,多为新疆和田玉,少量为蓝田、岫玉、玛瑙、独玉等等。这些都是软玉。(翡翠是硬玉,清代才被视为玉。)软玉的密度低,结构相对疏松。经过人长期的佩带,人体的汗液、油脂等分泌物会渗透到玉的内部,改变其外表特征,变的油润、亮泽,时间长了甚至出现包浆。还可以用盘的方法短时间内使软玉的外表发生很大改变。所以就有了人养玉的说法,但这仅指软玉。
翡翠属于硬玉,密度高,结构紧密。一般情况任何东西很难浸入。是不可能通过佩带和盘带改变其外表特征,只能略微增加点亮度而已。
所谓玉养人,并不是说玉石有益人体健康。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明这一说法。那都是商家的噱头。从理论上讲,玉石析出的微量元素可以忽略不计,不可能被人体皮肤吸收。相反,如果某些玉石本身含有放射性物质,其放射线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举个例子,珍珠可以美容,但佩带珍珠并不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还需要磨成粉状才能发挥功效。
古人认为玉有君子之德,常年佩带、把玩玉石,可以随时提醒自己修身养德,逐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这才是玉养人的真正含义。
给你一个概念,翡翠在西班牙原文的名字叫“挂在腰上的石头”,能治病。
个人观念,看佩戴人的体质而定,凡体质偏弱的人,宜带和田,通过和田的温润,调理人体。
内火重,虚火旺的人,宜佩戴翡翠,通过翡翠的凉,调解人体。
和田贵些、翡翠便宜些,没有这个说法,建议不论和田还是翡翠,都应选购品种较高的货物。
应该说玉类都养人,这说的是玉的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人视玉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人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认为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
因而玉石不仅作为玉锁、玉板指、手镯、脚镯、挂链、鼻烟壶以及摆饰、装饰之用,还用来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有魏晋南北朝食玉成风、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等。
以上为人养玉。
玉的温润,包容,让中国古代文人崇拜。古人将玉随身佩戴,随手把玩,甚至和自己的品德相比较。
以上为玉养人。
翡翠其实是硬玉,按道理可以归纳在玉文化里。
可惜翡翠被人类重视的时间过晚,清代晚期才开始被官宦世家所重视,所以我国的玉文化包含有翡翠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