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让我陶醉/我和书法 “上轻提,不微重按,笔锋回转,笔走中锋,似锤过沙痕,刀刻薄纸……”这看似武侠小说中所谓“武林秘笈”的句词,其实是学书法运笔的要点.看着那张书法三等奖的奖状,我不禁回想起以前学书法的事. 有一次我去看书法展览,看着那一幅幅变化多端、令人品味无穷的书法作品,真是让人羡慕不已!要是我也能写得一手好字,那该多好啊!征得妈妈的同意,我开始了提笔追梦的旅途…… 我兴致勃勃地来到老师的工作室.一踏进门,一股浓郁的墨香味扑鼻而来,工作室内一幅幅的字画,更增添了一股古色古香的书卷气.我走了进去,老师写字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 只见老师稳如泰山般站在桌前,拿起修长的毛笔,蘸满墨汁写了起来.老师的手快速抖动,手腕灵活至极,用力巧妙,笔走龙蛇,似清风般灵动飘逸;笔尖点点,极尽变化,如练醉拳,时快时慢,龙飞凤舞,一刹那间,一行刚劲有力的行书已跃然于纸上.站在一旁观看的我,看得入了神,竟忘了跟老师打招呼.老师微微一笑,说:“看得出来你很喜欢毛笔字,来这里学是要吃苦头的,想学什么字体?还是棣书?”我正陶醉在老师写字的动作里,搞不清老师在说些什么,牛头不对马嘴胡乱点了点头,惹得在场的学哥学姐哈哈大笑起来. 可是,到了我“自由发挥”时,才真正尝到苦头.本以为随意来两笔就行了,可手就是不听使唤,写出来的字歪歪斜斜.我不气馁,不厌其烦地在一张张纸上写下无数个:“一”字……那时正值酷暑,工作室像个大闷炉,豆大的汗水在我脸上滑下来,后背早已湿透,别人去休息了,我还咬紧牙关继续练习……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过去了,日落西山,我也终于过了练笔画这一关.老师对我大为赞赏,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连走路都哼着小曲! 从此以后,我不停地默想笔的运法,一有时间便拿出笔墨纸砚,写上两张,一个星期下来,我的书法进步很快,经常受到老师的赞赏,我学得也更勤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张书法奖状,便是最好的见证.我也对书法更为着迷了.书法不仅在不经意间陶冶了我的情操,更练就了我的毅力!
重视书法是否有道理?重视书法是有道理的。
一、“书法”二字,简单地说,便是写字的方法。由于中国的汉字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字,其字形由象形文字起源,在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经历了有代表性的甲 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等各个阶段的演变,形成了形音义密切配合的现代简化汉字。因此,中国人所说的“书法”,是指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一门有历史、有 规范、有演变、有创造、有很高艺术内涵的艺术门类。
二、三千多年来,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代代均有其不同体裁和派别的演进,莫不风格迥然,名家辈出。自殷周以后,古人遗留下来的不同体裁和风格的全面碑帖字迹,总在百体以上。按照字的形体和运笔方法分类,总括地说,可分为五大项:即:篆、隶、草、楷、行五体。
三、写书法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写好的,靠长时间的临摹碑帖和不停的练习,但盲目的练习会适得其反。第一、必须有好的心情,不得烦躁,不然是写不好的;第二、如果你是从头开始学,建议从笔画和部首开始练习;第三、有时候写得多了,感觉会麻木,觉得越写越觉得不如以前的,这时候不易再继续,应该停下来,看看字帖,也叫读帖,用心去写;第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写一首漂亮的字必须有好的笔。
四、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使人怡情气爽,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性。正所谓“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书法正是修身养德的好形式、好渠道、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