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教材为何先学字后学拼音?

2025-03-28 17:27: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新教材为使幼小衔接更平缓,降低了难度,将拼音课往后挪了约一个多月,先进行识字教学,让孩子们认识“天、大、人”等,再开始学拼音。

“这种变化并不是天大的变化。”李怀源对此解释道,先识字是为阅读铺路,拼音是注音工具,是识字的工具。拼音后学,并不是说拼音不重要。很多孩子学拼音比学汉字费劲,教学中,老师应为学生建立起字和拼音的联系。

在谈到学前儿童该不该大量识字时,李怀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幼儿园的职责是带着孩子去认识世界。以前孩子们是通过字、词来认识这个世界。现在的孩子认识世界的途径非常丰富,走出去的机会更多了。所以,学前阶段应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他所认识的世界,注重发展口头语言。字不需要认很多。

回答2:

我认为应该是一下几个原因:

1、让学生体验在特定的语境中感受认识汉字带来的乐趣。

2、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重视阅读表达。

3、更关注儿童需求,消除先学习汉语拼音的枯燥感。

新版教材同时还改变了以下几点:

  1. 新版教材同时还增加不少儿童诗

  2. 识字量新版教材减少100个

  3. 传统文化篇目增加

  4. 口语交际放在突出的位置

回答3:

拼音只是识字工具,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还有一个,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可见既是有利学生学习,也是爱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好事。

回答4: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qywpYCCbIdIzKPYRLaNTw

 提取码: qmrq

 

拼音是打好小学语文基础的第一步,一年级语文老师们就开始教拼音课了,可是很多孩子并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上课不敢发言、怕出错……一系列问题就会出现。

教孩子学拼音也是让很多家长都“头疼”的一件事,23个声母、24个韵母、还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晕!家长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有大把的时间才能帮助孩子理解。

王芳老师带来独一无二的“拼音课”,用公主和王子的组合让孩子们通俗易懂的学拼音。

希望可以帮到您和您的宝宝哦。

回答5:

先学完单韵母再学复韵母这个一般都能理解吧? 因为韵母是能单独成音节发音的,而声母无法独自成音节。比如,有字读a o e,却没有字读成b d g。这样,学了单韵母后,再学声母,至少马上能和单韵母相拼。实际上我们读声母都是带有韵母的,b a ba实音上我们一般读的是bo a ba,l i li我们一般读的是le yi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