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种公猪早衰?

2025-04-24 09:14: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种公猪必须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精液和强烈的性机能,才能保证公猪配种能力,延长使用年限。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配种技术掌握得不好等原因,常常会使种公猪过早衰退。

(1)种公猪早衰的原因

①配种过早易引起公猪未老先衰。为此必须克服早配,做到适龄配种。②饲料单一,青饲料过少,种公猪营养不良或因配种过度,造成公猪提前早衰。因此应利用质量可靠的预混料,以及氨基酸含量齐全的蛋白质,配制成全价料,并要严格控制配种次数。③长期圈养运动不足,或饲料能量过高,使公猪过肥,性欲减弱,精液品质下降,丧失配种能力。因此要饲喂优质全价料,保证公猪每天做4~8千米的充分运动,以降低膘情,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④公母猪同圈饲养存在弊病。由于经常爬跨接触,不仅影响食欲和增长,更容易降低性欲和配种能力,减少使用年限。因此,种公猪必须单圈饲养,保持环境安静,免受外界刺激,不使公猪受惊。最好使公猪看不见母猪,听不见母猪声,闻不到母猪气味。

(2)防止种公猪早衰的措施

做好种公猪的淘汰工作:种公猪年淘汰率在33%~39%,一般使用2~3年。种公猪淘汰原则:淘汰与配母猪分娩率低、产仔少的公猪;淘汰性欲低、配种能力差的公猪;淘汰有肢蹄病、体形太大的公猪;淘汰精液品质差的公猪;淘汰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淘汰攻击工作人员的公猪;淘汰4分以上膘情公猪。每月统计1次每头公猪的使用情况,包括交配母猪数、生产性能(与配母猪产仔情况),并提出公猪的淘汰申请报告。

搞好种公猪疫病防治:首先根据本厂特点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防疫程序,并按时实施。特别要搞好春秋两次预防接种,并注意检查疫苗质量,注意更换注射针头。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猪舍内外环境。经常观察种猪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早诊治。

回答2:

答:正确地利用种公猪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选择适宜的配种期。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于国外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初配年龄为8月龄,体重60千克以上。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以8~10月龄、体重90千克以上为宜。②性行为与调教。公猪在性成熟后,就会出现性行为,主要表现在求偶与交配方面。调教初期,尽量使用处于发情盛期的小母猪来训练小公猪进行爬跨,调教应在固定、平坦的场地,早晚空腹进行,每次10~15分钟为宜。③利用强度要根据年龄和体质强弱合理安排,老龄公猪应及时淘汰更换。④夏季配种时间应安排在早、晚凉爽时进行,要避开炎热的中午。冬季安排在上午和下午天气暖和时进行,要避开寒冷的早、晚。⑤配种前后1小时内不要喂食,不要用冷水冲洗猪身,以免危害猪体健康。在非配种季节或配种任务少的时候,要定期(7~15天)采精,以维持公猪旺盛的性欲。⑥种公猪的营养水平和日粮饲喂量与品种类型、体重大小、配种利用强度等有关。公猪的日粮中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钙、磷等需要。种公猪的日粮要有良好的适口性,体积不能过大,防止公猪形成“草腹”而影响配种。⑦公母比例不当,会造成公猪的负担过重或过轻。负担过重会降低受胎率和繁殖率;负担过轻,由于长期得不到使用,性欲降低,也会影响繁殖力。⑧公猪的一般使用年限为2~3年,3岁正值壮年,为配种的最佳时期,年更新率为30%。⑨一般配种场地宜靠近母猪舍,而不宜靠近公猪舍,因为配种时产生的气味有利于刺激母猪发情。配种场地应保证平坦,无杂物,以免伤害公猪的肢蹄,影响配种。实行人工授精的猪场,应建有专门的配种场地,与采精检查室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