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顺序是西门豹治邺,曹操望梅止渴,岳飞抗金。
1、西门豹治邺
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今河南安阳市北,河北临漳县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2、曹操望梅止渴
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3、岳飞抗金
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上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首战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岳飞命部将张宪攻打随州,自己则率主力逼向襄阳府(今湖北襄阳)。
七月,金朝为阻拦岳家军继续北上,派援军与败将李成合兵数万,于邓州西北方向排列三十余营寨,企图阻挡宋军北进之路。岳家军奋勇冲杀,一举击败金与伪齐联军,并乘胜攻占邓州。岳飞即又分兵相继收复唐州(今河南唐河)及信阳。八月,岳飞被宋高宗晋升为靖远军节度使。
扩展资料
背景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当时宋朝嫡亲宗室中只有在河北组织兵马的康王赵构和哲宗的废后孟氏幸免于难。
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是为宋高宗。历史上把高宗即位后的宋朝称为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首都后来定在临安(即杭州)。
赵构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他与其父、兄(徽、钦二宗)一样惧怕与金朝打仗,为保持皇帝的权位而一味求和苟安。赵构所信用的汪伯彦、黄潜善二人,也都是些主张逃跑和屈膝投降的人。为了笼络人心,他曾一度起用因组织开封保卫战而声望很高的李纲担任宰相。
不久就因李纲坚决主战,不符合他的苟安议和的意愿,只让李纲担任了75天的宰相,就罢了李纲的官。建炎元年九月,赵构听说金朝以傀儡张邦昌被废为借口,再次南侵已抵达河阳,也不问消息是否确实,立即准备南逃。十月初从南京(今河南商丘)出发,月底逃到扬州。
十二月金朝分兵三路南下。完颜宗辅率东路金军自沧州渡河,进攻山东,完颜宗翰率中路金军自河阳渡河,直攻河南,西路金军由完颜宗望所派的娄室率领,进攻陕西。
1129年(建炎三年)二月金军奔袭扬州,宋高宗仓皇出逃,经镇江府到杭州。九月金兵渡江南侵,赵构又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至明州(今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漂泊海上,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军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临安府。
这年九月,金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建立傀儡政权,统治河南、陕西大部地区,与南宋对峙。面对金朝的入侵,虽然南宋最高统治者奉行屈膝投降的政策,但是宋朝各地人民纷纷奋起抗击金军的残暴虏掠,而宋廷内部的主战将士亦活跃在抗金的最前线。
如韩世忠、岳飞、吴玠、吴璘、刘锜等,他们在各地抗击金兵,收复了部分失地。其间,宋军打了多场重大战役,如韩世忠的黄天荡之战,以八千人力拒金兀术十万大军四十八天;刘琦顺昌大捷,以不到二万人大败金兀术大军十余万。
其他如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大仪之战等,众将都令金兵吃了苦头,大大鼓舞宋朝军民的士气。 在南宋的抗金将领中,岳飞的抗战态度最坚决,功绩、贡献最大,但其结局也最悲惨。
西门豹治邺发生在战国时期,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时期,曹操望梅止渴发生在三国时期,所以按时间顺序是西门豹治邺,曹操望梅止渴,岳飞抗金。
你好朋友,先是西门豹治邺,然后是曹操望梅止渴。最后是岳飞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