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说的无非是大家都是到美善,是因为有对立的恶与不善的存在。但在后面的很多章节里。老子的思想里都吧这句话反复的论证。我想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我的理解,有两层意思:
一、美丑、善恶,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环境中,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应用,将这些感受固定为一种绝对的标准、绝对的象征,则是错误的违背“道”的规律的事情。因此美、善的理解,应该与“道”的规律相适宜,应该是种依靠辨证来体现的感受。
二、美和善,都是自我欲望的表达,天下皆去追求同一个美、同一个善的时候,也就是为“美”的事物、“善”的事物去争执掠夺的时候,就会因为欲望的争夺违反“道”的规律,带来灾害性的后果,也即由本身好的美和善引起丑和恶。这也是一种辨证的结果。
自我审美的成熟和发现
在你眼里认为美得就是,什么叫情人眼里出西施。自古以来就有了你认为美而且能让别人和你产生共识那就是美。
美就是美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是老子的无为
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个美的事情事物是美的了,这就是丑的了。如果把这理解为相对的就跟后面的题意不符。“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个意思是无为,那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就是有为了,人因为有为反而成了“恶”。
这说的是无为是顺从天道地道人道,是顺从自然。而有为就是人为的改变、控制这些“非常道”,反而是愚蠢的,是逆于自然大道的。
美
作者:孙达钧
美是对己有益,
美是看着顺眼,
美是吃着有味,
美是觉得舒适,
美的也是好的。
-
人因美而追求,
人追求的不一定美,
人追求的自有美在。
-
美是一种好的感觉,
美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美是人的美,
对人有用人才觉得美。
-
好的是美的,
凡是好的都可说成是美的,
人追求好也是追求美。
人有追求,
人因美而追求,
人图穿好吃好住好用好都是在美,
想穿的美吃的美住的美玩的美。
-
好的不一定是美的,
比如吃苦受累人就觉得不美,
尽管吃苦受累对财有利,
人想时有美,
可感觉不美,
感觉上有不好在,
有多亏了自己,
美中有不美,
不美中有美。
-
美最直观,
人事事处处都觉着美丑,
眼看到美丑,
耳听到美丑,
鼻闻到美丑,
嘴可品美丑,
身体可感触美丑,
它们是好看动听好闻味美舒适,
它们是漂亮动听香的好吃自在。
-
人好追求美胜过追求好,
美有心情带感情。
美的情过于好的情,
好的是判断,
美是经验体验,
美之于人更直接,
美的反应更迅速,
美比好动作大。
-
男的理性倾向好,
女的感性倾向美。
女的对美更敏感,
女的更看重美。
-
美比好范围大,
美比好更直观,
美比好感觉多,
美比好反应大,
美比好更需要。
-
有人将完美当做作神,
神是完美,
人上美就是在近神。
宇宙有规律美有序美和谐美,
美美相通,
美的世界很广,
美的世界广阔无边。
美是信息,
美是讯息,
人的心灵向往美,
美的世界会滋养抚慰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