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影响因素实验

2025-04-06 10:56: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变化的因素包括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四个方面:
一、导体的材料:
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率不同。所以,当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均相同时,导体的材料变化时将会导致导体电阻值发生变化;
二、导体的长度: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导体越短,电阻越小。所以,当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均相同时,导体的长度变化时将会导致导体电阻值发生变化;
三、导体的横截面积:
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所以,当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温度均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变化时将会导致导体电阻值发生变化。
四、导体的温度:
同一导体的电阻会随导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所以,当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时,导体的温度变化时将会导致导体电阻值发生变化。

回答2:

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3]。
电阻率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参数。对于由某种材料制成的柱形均匀导体,其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3]
式中ρ为比例系数,由导体的材料和周围温度所决定,称为电阻率。它的国际单位制(SI)是欧姆·米 (Ω·m)。常温下一般金属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为:[3]
式中ρ0为0℃时的电阻率; α为电阻的温度系数; 温度t的单位为摄氏温度。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与金属不同,它们与温度之间不是按线性规律变化的。当温度升高时,它们的电阻率会急剧地减小。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的性质[3]。
计算公式
串联:
[4]。
并联:
,特别地,两个电阻并联式也可表示为
[4]。
定义式:
[4]。
决定式:
(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4]。

回答3:

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横截面积成反比,跟导体的材料、温度有关系。

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

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