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中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有关问题具体如下:
1.认真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
2.控制信用卡发卡风险。
3.保护持卡人信息安全。
4.完善对交易信息的动态监测。
5.加强大额、可疑交易信息监测和报送。
6.严格自助转账业务的处理。
7.严把特约商户准入关,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
8.建立健全对特约商户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控制度。
9.善收单协议和商户档案管理。
10.严格对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的管理。
11.遵守收单市场秩序。
12.加强ATM巡检、监控。
13.落实POS机安全技术标准。
扩展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日正式公布,并将于2009年11月11日正式实施。该《解释》细化了洗钱犯罪中“明知”的六种司法认定。
中国法院网今日发布《解释》全文。《解释》明确: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
《解释》列举了六种推定“明知”的具体情形。即:
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4.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
5.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
6.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参考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 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细化洗钱犯罪6种司法认定
防范银行卡洗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规范银行卡发卡行为。要全面“了解你的客户”,通过验证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确保银行卡申请人的身份真实,开卡资料合规。在信用卡的发放方面,应严格控制信用卡风险,根据申请人的资信情况来核定授信额度,并严格执行“三亲见”发卡。
二、是建立电子支付交易自动报告系统。为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电子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洗钱,要建立并完善电子支付交易自动报告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设定大额和可疑交易识别的指标,加强银行卡在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反洗钱工作。
三、是加大反洗钱的宣传教育力度。要广泛利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大力宣传反洗钱的重要性和常识。如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反洗钱讲座,在银行网点电子屏上播放反洗钱宣传标语、发放反洗钱手册等,形成人人参与反洗钱的局面。
四、是建立反洗钱人才培养交流制度。反洗钱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反洗钱队伍建设的投入,培养一批在外汇、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的金融人才。注重对新老员工进行反洗钱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人员的反洗钱素质。
扩展资料:
防范洗钱犯罪的几种途径:
第一,坚持反洗钱工作的三项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第二,作为核心主体的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对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负责。金融机构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对反洗钱工作的组织架构、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做出详细规定。
第三,人民银行应加强对反洗钱的调查,积极反映反洗钱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由于没有制定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权限,不可能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对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手段无法解决。决策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法规和政策,反洗钱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开展。
第四、加强对反洗钱专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反洗钱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推进反洗钱工作向纵深发展。现阶段,反洗钱专业人才缺乏,技术设备落后,阻碍了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从事反洗钱工作人员进行反洗钱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反洗钱工作能力。
第五、广泛宣传反洗钱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洗钱犯罪的认识。很多金融机构一线员工反洗钱意识淡薄,缺乏反洗钱工作经验,对反洗钱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把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对反洗钱工作不理解,引起全社会对洗钱犯罪的广泛关注,提高全民反洗钱的意识。
第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完善反洗钱的技术保障,完善反洗钱软硬件条件,让科学技术在反洗钱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对信息分析、甄别的能力和效率,增强反洗钱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实现银行与公安、工商、税务、海关等执法部门的联网,相关信息共享。
最后,加强全局协调,形成反洗钱工作合力。反洗钱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金融机构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以金融安全为出发点,和有关部门相互协调,相互沟通,搭建起与银行、银监、保险、证券等机构的协调机制,搭建反洗钱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务院:适时扩大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洗钱
简单地说,洗钱是指为了掩饰犯罪收入的真实性质和来源,通过各种手段将财产权利或所有权进行处置转移,来达到犯罪收入合法化的目的。当前,无论是利用金融机构洗钱、地下钱庄洗钱和互联网洗钱,还是利用投资办产业等方式进行洗钱,都与银行业务密切相关。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洗钱行为都会涉及到银行业务,而且就目前的洗钱形势来看,洗钱行为大多通过银行卡账户来完成。犯罪分子利用银行卡进行洗钱,一般经过资金的放置、转移和归集三个阶段。由于银行卡的便捷性、私密性和快速流通性,使得商业银行打击银行卡洗钱存在诸多难点,如金融创新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洗钱行为轻松越过金融机构,犯罪活动更加隐蔽。跨境监管难度大以及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漏洞,也为银行卡犯罪活动带来可乘之机。
防范银行卡洗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规范银行卡发卡行为。要全面“了解你的客户”,通过验证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确保银行卡申请人的身份真实,开卡资料合规。在信用卡的发放方面,应严格控制信用卡风险,根据申请人的资信情况来核定授信额度,并严格执行“三亲见”发卡。二是建立电子支付交易自动报告系统。为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电子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洗钱,要建立并完善电子支付交易自动报告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设定大额和可疑交易识别的指标,对电子交易中大额或者可疑的支付交易进行自动识别,并自动报告给反洗钱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银行卡在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反洗钱工作。三是加大反洗钱的宣传教育力度。要广泛利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大力宣传反洗钱的重要性和常识。如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反洗钱讲座,在银行网点电子屏上播放反洗钱宣传标语、发放反洗钱手册等,形成人人参与反洗钱的局面。四是建立反洗钱人才培养交流制度。反洗钱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反洗钱队伍建设的投入,培养一批在外汇、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的金融人才。注重对新老员工进行反洗钱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人员的反洗钱素质。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学习活动,逐渐增强银行业全员的反洗钱责任意识和反洗钱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