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清褚人获《坚瓠七集》卷一“三保太监”条引《碣石剩谈》:“三宝太监者,云南人也。相传下海时,一人忽癞,乃弃于岸侧。其人夜见大蛇下岸饮水,恐为所伤,削竹置所经处,蛇腹裂死。因饮,斫树为柴烹蛇而食,其柴每烟起则九鹭飞翔,遂藏之不焚,癞亦因食蛇愈。蛇溃,得珠数斛,中有夜明珠。后太监回,其人呼与共载。乃献夜明珠、九鹭香,并太监所得一宝,共为三宝云”。按三福太监,谓明初宦官郑和,本称三保太监,其称“三宝”者,当是民间传说之讹。
郑和下西洋的三宝是指郑和本人,郑和又叫三宝太监。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
郑和下西洋的三宝是指郑和本人,郑和又叫三宝太监。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