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感到孤独,无助,迷茫。自卑,。。都有抑郁症的特征了。

2025-02-22 15:54: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首先请楼主先放松下来,我也曾经跟楼主有类似的体验,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内心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曾经充满正能量的状态一去不复返,反而陷入了焦虑的泥潭不能自拔,尽管阳光明媚,看一切也有一种灰蒙蒙的感觉。这只是自己戴着有色眼镜的结果而已。
然而什么事情都有转机,楼主目前感受到的这些情绪,仅仅只是对这颗”心“了解的太少了,违背了很多自然法则,所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老天“的惩罚。所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就是这个道理,”道“就是自然法则的意思。
为楼主寻找几段正能量文字,来自一本自助书籍,楼主可以看看:
在各类心理问题中,各种焦虑已经成为人类心灵烦恼中痛苦的浓缩标本。当下各式各样的慢性焦虑正不断侵袭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而心灵成长却注定是一条再教育再成长之路。
放眼整个社会,当下无名的焦灼情绪已经疯狂地肆扰了许多都市心灵,同时他也是异常心理学领域最常见的恶劣情绪之一。
当下,已有大量中学生、大学生、社会精英、创业者等被各种各样的慢性焦虑情绪和灾难性联想所奴役,就像喝醉酒的人,想努力走直线却总是走不直。
每一颗苦痛心灵如果没能从强烈的焦虑情绪中洞见到烦恼的究竟意义,就会不知不觉地荒废此生,直至遗恨一生,现在,我们不妨利用这些焦虑让自己先知先觉。
其实,焦虑的本质是恐惧与不安,是一种失落的情绪和最原始的自我价值体系与客观世界不断碰撞后因持续受挫而形成的否定性的自我压抑。
不可否认,焦虑给人的感受是苦的,而苦又是人生的本质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旅程就是消极沉沦的道途,我们恰恰可以通过苦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心性。无数过来人的经验证实,离苦得乐的滋味或许更能让人体悟到持久的幸福感,就像一个人饥饿时,见到实物便会觉得幸福。有了苦的反衬,或许可以让人更加珍惜中道的生活观,而非率性地脱离中道,让精神世界不定期处于“极反”的颠簸状态。
慢性焦虑症状为何会固着多年?
一、无意识初期焦虑的诱发与置换
二、后天能量场不足,早年失落的教育
三、主动的过度关注进一步破坏了“自然”
四、许多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违背“道”
五、现代心理学对有些症状尚无圆满解答
如果要形象、通俗一点的表达,也可以用隐喻表达:在一次偶然的恐惧经验中,我们的头脑由于不了解心智运作的一些规律,不了解一切现象内在无住、无我的本性,当时由于内心安全感的不足而处于紧张状态,“某个内在小孩”便无意识地抓取了那一束电光火石般的错觉,瞬间,潜意识便把其定义为一种“病”,潜意识中的某个尚未成长的内在小孩就把这个“妄相(症状)”当成了内在力量不足的“替罪羊”,并十分满意自己的创作,结果居然被这个“妄相”反催眠。也就是说原先仅仅是一股纯净的恐惧能量被某个极度缺乏缺失安全感的内在小孩从汹涌的经验之流中切割出来,然后将之概念化成独立、持久不变的能量实体。而当事人的表层意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由于“理不通,法不明”,默默地采取极端的抗拒与忍受,结果把这个原本虚幻不实的精神现象固化成了一个条件反射性的无形病灶。于是,我们开始了长达多年的自我折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罢不能,这就是症状固着的一个缘起。
如果从“大众时髦语言”的角度而言,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这颗心了解太少。原本人出生就带着一股纯净神圣的能量,但是在其生命旅途中渐渐被各种恐惧的教育侵染了。原本纯净喜悦的能量在长期压制的教育下变成了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等负能量,他们慢慢地积累在我们的身体里,积累在我们无意识的隔离地带中,久而久之,原本能量畅通流动的精神活动开始出现阻塞,失去了柔软和活力,变得僵硬,并出现了不同的慢性焦虑症状。而许多苦痛心灵长期迁延反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对那颗心了解太少,没有训练出真正的精神定力,所以,心一直被妄念所控制,然后越来越昏天黑地,逃不出这个恶性循环。
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心病”可能不是人类在疗愈它,而是它在疗愈人类。一些心病使人们有机会去修正早年自己预定好的那个人生剧本,使人们意识到“失落的印痕”与“未完成事件”是如何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在这个探索与领悟的过程中,个体不断领略到因果定律、无常定律、小我防御系统的鬼斧神工,而后为之臣服,放下一些“超我”的执着,开始学会尊重万物、倾听万物,并打破吞忍、压抑模式,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力量。而后依靠更多地认识地自我的智慧开始慢慢回归中道观,从而开启更多的平常心与破斥力。而这时,真正的修心、调心才刚刚开始。
所以,自我修心的第一个正见就是不要再把那些浸淫多年的慢性焦虑障碍当成是“魔鬼”。只要我们把它当做敌人,疗愈就永远不会发生。(摘自《走出焦虑风暴》宁波出版社)
希望楼主可以耐心看完,那么我码字的辛苦就没有白费,祝福楼主。

回答2:

如果经常性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建议及时的到正规的精神科医院做检查,了解清楚是哪方面的问题再针对性的看诊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解决问题,免收其他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