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怎么过,你真的了解嘛

2025-02-24 10:27: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踏着历史的烟尘,屈原那从容一跃汨罗江,从此便成就了这千古的佳话。周围的村民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被各种鱼儿啃食,纷纷在河中投入米团,希望能够保护屈原的躯体。
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节日,不仅仅是最初的纪念屈原。更多的还有盼望新的一年平安喜乐,祝愿亲人们无灾无难。
关于端午节,你是不是只知道吃粽子呢?

今天在这里就教你全面的了解一下端午节的习俗吧。
1.带五色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
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

2.喝雄黄酒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其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3.配香囊,带玉佩

端午节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还有寓意来年美美满满的寓意,佩戴玉佩更能够保佑人身体健康,百无禁忌。

4、悬艾人

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日,常设各种可以驱邪的物件。在花草中当以艾草最早、最常见,也最著名。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治病又可驱虫。五月正直艾草生长旺期,此时功效最好。端午这一天,人们采摘艾草,编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荆楚岁时记》汪文云:“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沾艾叶以戴之。”明清妇女都会在端午时节头簮艾花,小孩子会身贴艾虎,成为端阳一道风景。

5、观竞渡

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端午节最著名的体育活动当属赛龙舟。关于其起源有很多说法,在不同的地方对于赛龙舟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罗县,龙舟竞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