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橡胶树的产量?

2025-04-08 03:55: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株次产量

又称割次产量或刀次产量。每株每割次的产量。以g/(t穞)为单位。常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株次产量作为评价品种、胶园产胶潜力、割胶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指标。

单位面积产量

一段时间内(一般指一年)的平均单位面积干胶产量。一般以每667m2产量(kg)或kg/hm2为单位。单位面积产量与单株年产量和可割株数有关,是评价品种、胶园产胶潜力、割胶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相对增产率

后期与前期的增量占前期产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相对增产率(%)=(后期产量-前期产量)/前期产量100%

实际增产率

处理区与对照区相对增产率之差。计算公式如下:实际增产率(%)=处理区相对增产率(%)-对照区相对增产率(%)

净增产率

处理区和对照区试后与试前产量之比的比值减去100%。计算公式如下:净增产率(%)=(试区试后产量/试区试前产量)-(对照区试后产量/对照区试前产量)100%-100%

割胶深度指标

规定的割胶深度的临界值。规程规定,刺激割胶制度PR107等较耐刺激品种不小于1.8mm,RRIM600等较不耐刺激品种不小于2.0mm;非刺激割胶树在1.2~1.8mm。

树皮消耗量指标

规定的每刀和每年割胶耗皮的量。规程规定,d2~3割制,阳刀每割次耗皮量不大于1.4mm,阴线每割次不大于1.8mm;d4割制分别为1.6mm和2.0mm;d5割制则分别为1.7mm和2.1mm。按每年规定计算耗皮量,每年开割前在树上做出标记,每月和每年停割时测量耗皮量。

死皮率指标

规定的单位时间内新增死皮树的比例。《NY/T1088—2006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规定当年新增四级以上死皮率不超过0.5%。

伤口率指标

规定的单位时间内新增伤树的比例。《NY/T1088—2006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规定,消灭特伤,大伤伤口率低于5%,小伤伤口率小于20%。生产上采用月终点漆和检查,逐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