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欧洲最著名的几大导弹公司-德国的MBD公司、法国的马特拉BAe动力公司和意大利的阿勒尼亚马可尼等联合成立了“MBDA”导弹公司,后来德国的LFK公司也加入到这一跨国公司。MBDA的总部设在英国的伦敦。2001年12月18日,MBDA公司正式成为仅次于美国雷声公司的世界第二大导弹生产商,年销售额达到25.5亿美元。
为同美国的AIM-120AMR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竞争,MBDA公司正在加快发展比AMRAAM性能更好的“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但由于欧洲各国的防务经费紧缩,“流星”空空导弹继续研制的经费未能全部到位,能否按计划服役还难以确定。而美国雷声公司主宰国际、国内市场,销售了数千枚AMRAAM,并继续发展新的改进型。
为打造“流星”空空导弹,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6国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第一次走到了一起。2002年12月18日,所有参加国都为耗费12亿英镑(18.6亿欧元)的欧洲“流星”完成了法律手续。MBDA宣布:欧洲国家出产的“台风”、“阵风”、“幻影”和“鹰狮”战斗机将装备“流星”导弹。“流星”导弹计划到2007年装备,因此今明两年的发展十分关键。
当今空空导弹领域群星闪烁。除美国的AIM-120AMR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俄罗斯的R-77“蝰蛇”导弹外,还有法国的“米卡”导弹、以色列的“德比”和南非的R-Darter空空导弹,它们都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且都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具备发射后不用管的本事,在国际市场都拥有一席之地。单从技术指标来看,“流星”的综合性能应在现役的几种中、远程空空导弹之上,特别耀眼。可“流星”导弹还要到2007年后才能装备,此间它还要突破一些技术环节,还有些不确定的因素,它要一枝独秀也难。
面对“流星”挑战,空空导弹研制强国是不会轻易退缩的。美国雷声公司正在着手对AIM-120AMRAAM导弹进行“绝对革命性”技术改进,如开发具有“多方向破片杀伤”能力的“定向”弹头、加大AIM-120AMRAAM导弹大离轴角的性能,以使其能够攻击载机后面的目标等,目的是要“把AIM-120AMRAAM的优势保持到2007年以后”。同时,美国正大力推行“买我飞机得买我导弹”的“捆绑销售”办法,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不丢失。俄罗斯也在着手改进其R-77“蝰蛇”导弹。以色列正在发展第5代空空导弹“怪蛇”-5,据说将为战斗机飞行员提供“革命性的全向攻击能力”。由此可见,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