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二矿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2025-04-30 11:53: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鹤壁二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矿位于鹤壁矿区中北部,南距鹤壁市区约6km,东距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约22km,有鹤壁至新市区的主干公路与107国道相连,通过矿区铁路专用线与京广铁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井田平均走向长5.4km,平均倾斜宽1.0km,井田面积5.4098km2。1955年10月开始建井,1958年6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0×104t/a,设计服务年限42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70×104t/a,采用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中央对角混合式通风,走向长壁采煤法。生产分三个水平,一水平标高±0m 以上,二水平标高±0~-180m,三水平标高-180~-320m。

二矿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其中山西组的二1煤层,赋存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目前,该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二矿位于鹤壁矿区中北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其中以断层为主,褶曲较少,其中F1、F104和F21-1断层为西北部边界,F3、F100断层组成东南部边界,区内断层以NE、NNE向压扭性正断层为主,多呈平行斜列展布,整个井田受其控制。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地质构造的性质和特征不同,对煤层瓦斯保存条件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封闭型构造有利于瓦斯的保存,开放性构造有利于瓦斯释放。规模较大断裂带能起到逸散瓦斯通道的作用,大中型断层附近瓦斯含量一般比较低,如南翼二、三下山地区受F3、F22、F25等大中型断层的影响,构造裂隙比较发育,给瓦斯逸散创造了良好条件,该区瓦斯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地区。扭性、压扭性断层有利于瓦斯保存:在北翼二水平113工作面回采时揭露FN Ⅲ1断层时,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在-225m 岩巷钻探F104分支断层时,也曾发生大量瓦斯涌出。

瓦斯含量沿煤层倾向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井田西南的煤层露头地区,上覆盖层薄,埋藏浅,同时有大片老窑采空区的存在,瓦斯通过裂缝和采动塌陷移动泄出,瓦斯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地区,向东北发展,随着埋藏深度增加,上覆盖层增厚,逸散条件变差,瓦斯含量明显增高。

四、矿井瓦斯含量分布

根据鹤壁二矿地勘瓦斯含量资料和生产测定的瓦斯含量数据,二1煤层瓦斯含量在瓦斯带内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加的整体分布规律,二水平的瓦斯含量梯度为2.16m3/t·100m,三水平瓦斯含量梯度为4.35m3/t·100m(图4-1),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

图4-1 三水平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的关系图

五、瓦斯涌出特征

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大小的决定因素,鹤壁二矿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见下表。瓦斯地质图中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为回采工作面日产量1440t情况下绘制的。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分布

因二矿资源已枯竭,所以未对二矿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