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本质上是靠位于正负电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涂层发出的色光,其寿命仅为LCD背光LED灯珠的一半不到,如果OLED屏幕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就会导致这部分像素快速老化,继而影响后续整体的显示效果,成为OLED永远逃不过的“烧屏”问题。
在手机尚且如此,在更长换机周期的平板和笔记本上采用OLED面板更是一大难题。
尽管厂商可以通过算法来改变显示方式以延长OLED面板寿命,但OLED烧屏依然无法根本解决。此外,OLED长期的良率问题也让成本居高不下,厂商基本只敢为利润够高的旗舰产品搭载OLED面板;因此,阻挡OLED在商用显示领域普及的其实是“烧屏(寿命)”和“成本”问题。
从2019年开始,MiniLED陆续在高端商用领域出现,苹果、TCL、海信、华硕、友达、京东方等巨头纷纷推出MiniLED背光或类似技术的电视、显示器、VR和车载显示等终端产品。2020年4月,微星推出了首款采用MiniLED显示屏的Creator17笔记本,实现了1000尼特4K分辨率的P3色域显示效果,而更小的10~12英寸iPadPro应用MiniLED面板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