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练习基础要扎马步,外国呢

2025-02-24 02:13: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中西文化和习惯不同,外国人除非学练中国武术的有按武术练习要求训练,否则是不练习蹲马步的,甚至有部分外国人甚至感觉无法蹲下(从来没蹲下过这样姿势,蹲下起立可以,但蹲定一个姿势会感觉很别扭),只会弯腰、跪或直接坐地上。
2、西方文化更注重实验式思维,故更多利用直观的目的和数据增长着眼,用负重训练、反复蹲下起立来长腿力,通过跑步、反复专门踢沙袋练腿的运动和击打、平衡能力等。东方文化更注重从内在开悟认识世界,故在武术上更注重桩功体悟浑身内外协调,由松静中追求意识敏感提升,尤其马步桩,可以通过马步练习的极限状态逼迫身体感觉领悟对关联多肌群的细微协调指挥,使得意识、神经精细指挥各处更精细和效率。
3、武术的马步,并非只是练增强腿力,虽然这方面更直接显出进步。马步对端正身法,提升意识,感悟内气、等等,甚至直到沿脚底到脊椎到头逐个关节的次第精细指挥协调,所以桩功练习得法合度,也是会体现出浑身长劲的效果。值得留意和肯定的是,进入现代中西交流不断发展,现代中国武术很多流派也吸收了一些西方的训练手段结合到训练中,使得在一定时期训练效率有所提高。外国人也有不少吸纳了东方的冥想、桩功或打坐训练。只要掌握得度,也该是值得肯定的。

回答2:

不马步,
可能是锻炼身体的肌肉,反映速度,

外国人的特色是通常不会很重视套路,而是把套路中一些实用的招式拿出来反复锻炼,把这些简单的动作锻炼到完美无缺的程度;
而且外国人武术观念比较开放,不会拘泥于本门武术,而会吸取其他门派的优点,例如在前述两位咏春拳家的视频中,就看得到他们吸收了拳击和柔术的一些招式,并且在练习中包括了应付缠斗、地面战的方法,这些都是国内的武术家很少涉猎的。
总之,也许单就套路的熟练程度而言,这些外国高手不见得强于国内的武术家,但他们把简单招式千锤百炼、同时吸纳不同武术精华的做法,却很适于实战,加上外国人较好的体魄和爆发力,说真的,国内武术家想打败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还有,不要以为外国人只会吃快餐。事实上外国人有不少是为了学东西,愿意吃苦耐劳、付出很多努力的。
要知道,不只是武术,任何运动想要精通,都不是光靠体能就能做到的,而外国人在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方面都是高手辈出,特别是田径这种枯燥乏味的项目,他们都能够付出数年乃至十几年的努力去锻炼,这样的毅力拿来学武术,绝对不会比中国人来得差!

回答3:

中华武术不论是古武术还是近代“套路操武术”都是“车辙型模式”;拳击、泰拳、散打(我国的武术博士陈大力先生称为是克隆国际自由搏击,我认为他的话很确切)、格雷西柔术等竞技搏击项目都属于“漂浮型模式”。两个模式的“支撑”、“体能”、“运动”、“运行”、“运劲”五大基础都不相同,这些基础的差异是两者不可逾越的鸿沟。车辙型是屈膝支撑,它的技艺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所以必须练习桩功;漂浮型是直立支撑(实际上是微屈膝支撑),它的技艺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没有必要练习桩功。散打习者是练习漂浮型的散打,有些人在练散打前练过“套路操”,他们在搏击时是“漂浮型模式”,在演练套路操时是车辙型模式。

回答4:

扎马步的要义是 在外训练自己的 身体,腰,平衡;在内训练自己的内心,内视力,可以养筋养骨,治疗疾病;是习武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
扎马步和实战没有直接关系,这一点经常被国内外 习武者误读

回答5:

中国武术练习基础要扎马步站桩,外国没有,是练体操和拳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