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沙棘
种拉丁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科中文名:胡颓子科
科拉丁名:Elaeagnaceae
属中文名:沙棘属
属拉丁名:Hippophae
学名 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
中国植物志:52(2):064
形态描述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0m,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叶互生,线性或线状披针形,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状,顶端2裂。果为肉质花被筒包围,近球形,橙黄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河边、高山、草原。
性状描述
采制 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果实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顶端有残存花柱。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mm,宽约2mm,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1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药用价值介绍
化学成分
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B-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B-D-glucoside)、异鼠李素-3-B-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B-rutinoside)、槲角素及山奈酚的低糖甙(oligosides)。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扑瘀肿、瘀血经闭。
【英文名】 FRUCTUS HIPPOPHAE
【别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子、黑刺、醋柳、沙枣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顶端有残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mm,宽约2mm;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一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鉴别】
(1) 果皮表面观:果皮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稍厚。表皮上鳞毛较多,由100 多个单细胞毛毗连而成,末端分离,单个细胞长80~220μm,直径约5μm,毛脱落后的疤痕由7~8个圆形细胞聚集而成,细胞壁稍厚。果肉薄壁细胞含多数橙红色或橙黄色颗粒状物。鲜黄色油滴甚多。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及盐酸3~4滴(必要时置水浴上稍加热),显红色。
【性味归经】酸、涩,温。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用法用量】 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营养成分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25—1100毫克,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含糖7.5%—10%,含酸3%—5%。
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
沙棘种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沙棘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
食疗价值
在1000多年前,人们发现经常食沙棘果的当地居民身体健壮,很少生病,特别是一些患有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治而愈。在西藏医药中,喇嘛称沙棘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100年前,前苏联科学家对沙棘进行研究,发现其果实含有3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30多种成分可治疗肠胃炎、胃溃疡及冠心病等,并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
药用价值
沙棘果和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能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消化不良等,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病症疗效显著;对烧伤、烫伤、刀烧、冻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妇女宫颈糜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沙棘最有价值之一的就是沙棘油,沙棘油中含有46种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等,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有降减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沙棘果实中含有异鼠李素及其糖甙、槲皮素、山柰酚等7种黄桐物质,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胆固醇的效能,常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94%。
沙棘中SOD活性成分丰富,每克沙棘鲜果SOD含量达到2746.0个酶单位,其含量是人参的4倍。它可以阻断因体内物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而这种自由基与人体衰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沙棘多分布于我国地广人稀的“三北”地区,未遭受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用沙棘加工的食品、饮料、保健品等迎合了现代人返朴归真、养身保健的心理,同时,又可以满足人们从温饱食品向无污染、安全、营养型食品转变的追求,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沙棘的传说
古代一个原始部落中,牧民不忍杀掉疾病缠身的老马,将它们放逐于广袤的山野中。不久,这群马又出现在帐篷外,雄姿骠悍。牧民们以为有神相助,跟踪马群来到一片茂密的果林中,见群马以一野果为食,便称此果为“圣果”。这种神奇的圣果学名叫做——沙棘。
沙棘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灌木,一般生长在贫瘠干燥、寒冷的山区。我国是世界上沙棘资源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的90%,分布在山西、西藏、青海、内蒙古、陕西等地,其中山西的沙棘占有率达70%。
沙棘果和汁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份,是食用资源。沙棘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其它活性物质。它含有维生素A源(β胡萝卜素),维生素C、B、B2、K1,沙棘黄酮生物碱。20种不饱和脂肪酸、8种维生素K、52种不皂化物、4种类胡萝卜素、4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沙棘油的成份:
1、黄酮类物质7组,每组7种。
2、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K、B2、B6、C。维生素C的含量是猕猴桃含量的8倍,是山楂的20、西红柿的80倍、葡萄的200倍,被称为“维生素C之王”及维生素宝库。
3、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含有必须的氨基酸和类胡萝卜素。
4、含有抗癌物质白花素、苦木素、香豆素等。
5、挥发性物质,不皂化物,谷淄醇。
6、含有类胡萝卜素。
功能:
1、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人类第一大杀手,由于高血脂、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形成血栓,心肌梗塞。沙棘油中的黄胴是21世纪的新型维生素。含油20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抗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并有助于改善脑缺血,提高大脑的能力,对偏头痛、痴呆有一
2、调节免疫系统
3、抗癌辐射
4、抗辐射
5、抗氧化减缓衰老
6、抗炎生肌
7、抗疲劳
8、健脑、益智
9、改善咳喘、化痰
10、抗胃溃疡,促进消化康复
沙棘油是沙棘的精华,医学临床表明,沙棘总黄酮可以降低高血脂、软化血管。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血管壁沉积物,磷脂能促进脂质转运和清除,加速血液中甘油三酯的代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沙棘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胃酸的生物合成,刺激胃液分泌。因而沙棘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疏肝理气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腹胀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慢性便秘均有极好作用。沙棘中含有的苹果酸、草酸等有机酸具有缓解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毒性作用,保护肝脏,赖氨酸是肝细胞再生剂。沙棘中的磷酯类化合物是一种生物活性较高的成分,可促进细胞代谢,改善肝功能,抗脂肪肝,抗肝硬化。沙棘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花青素、苦木素、香豆素、5-羟色胺等可阻断黄曲霉菌等致癌物质或病菌的侵害,具有明显辅助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沙棘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多环节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能力,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沙棘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就具有止咳平喘、利肺化痰的作用,对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哮喘、咳嗽多痰等呼吸道系统疾病均有很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