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该如何排除学生之间的暴力、打斗行为;校门外道路交通事故;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伤害及学校周边

及学校周边发生的敲诈行为?
2025-04-06 10:01: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如何抵制校园暴力?

2009年01月07日 16:22 红网

1月4日上午,甘肃会宁二中一名高三年级男生在校园内持刀疯狂追砍一名女生,导致两名学生严重受伤,两名学生轻微受伤。据了解,行凶男生动机可能与向女同学示爱被拒有关。(中新网1月6日)

如今的孩子们,生活在安逸的年代,十几岁的年龄就开始动情,谈个恋爱也开始追求轰轰烈烈。话说甘肃会宁二中的这名高三男生因为自己喜欢的女孩拒绝了自己以后就在一手制造了这起校园血腥事件。

不得不感叹,这孩子太经不起爱情的折磨了,天下何处无芳草,为何偏偏认准了一个女孩不回头呢。大烟枪坚信,这不是爱情,手持十几厘米的大刀在校园这片纯净的土地上挥舞亦绝不是英雄男儿。天下女子何其多,更何况这位男生只有19岁,多少美少女在前方,又有多少光明大道在等待。

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概括为某校园男向同窗示爱遭拒后上演校园血腥事件。但是透过这件事情,我们的学校、家长、个人和社会团体应该看到事情的本质其实是暴力文化侵蚀青少年文化的结果。

时下,不少网络游戏吸引了青少年玩耍。其中的情节,从一个动作到一个细微的表情恐怕都有人能模仿出来。长期沉溺与游戏情节中,会把社会误认为是一个虚拟框架,没有较深的顾虑。

其次,这也为正在进行的净化网络文化的行动的展开更有促进作用,因为互联网众多低俗内容也是刺激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在文字上,还是在图片和视频上,不少互联网的信息过于成人化,青少年无法进行较好的自我辨别和自我控制,最终的结果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他们具有极为成熟的模仿倾向,直至产生不良后果。

再次,在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环境教育和开展自我教育。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理论知识的殿堂,更应该是一个指引青少年正确成长的风向标。诚然,并不是说只要有了正确的教育就能促进青少年良好发展,而是努力使在青少年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都勇敢主动的开展自我教育。

在社会大环境的日益变迁中,校园文化如何能够有效的抵制或避免社会暴力文化的侵袭应该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教育关系未来,莘莘学子涉及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回答2:

这个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不是一方两方能做好的,首先是家长学校对学生自我保护的教育,再有是学校与派出所对学校附近的安全保护。最根本的就是要社会治安好,把孩子们教育好,现在就是未成年犯罪最凶狠,没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