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赛金花是否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有染

2025-04-02 14:00:2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个一直有争议。
  赛金花死后,她和瓦德西的关系历来争议不休,主要围绕两点疑问:一是赛金花和瓦德西到底在德国认不认识;二是赛金花和瓦德西在北京到底有没有过接触,比如齐如山先生就持赛金花根本不认识瓦德西一说,并斩钉截铁地认为“绝对不会”。第一点,实质上是对民间传说包括曾朴小说的质疑,第二点,则是彻底对赛金花传奇的否定,试想,如果在北京赛金花根本和瓦德西没有过接触,所有演绎出来的在北京城战火纷飞中一场妓女救驾的故事,都成为了子虚乌有,赛金花这个人物也就失去了价值,和八大胡同任何一个平凡的妓女,没有什么两样。
  事实上,我国学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德国发现瓦德西卫兵的日记,在这本日记中查到了瓦德西与赛金花在北京城交往的记述。这样,关于第二点的争议,便不攻自破。在赛金花自传中关于她和瓦德西的交往,也都是比较真实可靠的。关键是,赛金花和瓦德西在德国是否曾经相识,而在北京赛金花救驾,是否动用了妓女的本色,以自己的肉体在床笫之间完成了经邦纬国之大业。
  在赛金花的自传中,专门有“在欧洲”一章,谈及她和瓦德西的关系,赛金花叙述得很简单,面对坊间流传甚广的她和瓦德西相识于舞会的说法,她只是这样为自己辩解:“有人说,我在欧洲常常到各跳舞场里去,那是一派胡言。要想一想,我是个缠脚女子,走动起来如何不方便,而且我在欧洲就连洋装也没有穿过,叫我怎么跳得起来?休说到跳舞场,便是使馆里遇到请客,按照外国的规矩,钦差夫人应该出来奉陪的,可是我只是出来打个招呼,同他们握握手,就退回去。 ”
  我觉得赛金花说的是可靠的。虽然在欧洲,她曾经有过得到俾斯麦首相、德国国王和皇后接见并合影留念的荣光,但大多数时间里,她只是在使馆里消磨时光,有一个丫鬟,帮她梳头打扮,然后就是陪她说话和玩儿,并没有那么多施展她交际花才能的机会和场合。即使是洪大使要在家中设宴请客,大多时间她也只是在厨房里帮忙而已。但是,赛金花随洪钧出使欧洲德、俄、奥、荷四国,确实是在德国住的时间最长,她也确实在德国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德语,这便给后人留下了编派她和瓦德西在柏林一见钟情的余地,让她有口难辩,也让传说不胫而走,越传越说越像是真的。
  关于赛金花和瓦德西相识经过,也有人认同赛金花自己所说的,在德国她根本不认识瓦德西。只是关于在北京她怎么和瓦德西相识,有这样一说:当时赛金花在八大胡同名声很大,又有过出使欧洲的不凡经历,便有汉*将赛金花进贡一般献给德军统帅瓦德西,供他享用。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有些猥琐,赛金花在那段历史中的作用,完全变成了一种礼品和肉欲简单的转换。赛金花曾经舌战瓦德西和克林德夫人的经历,完全被瓦德西在仪銮殿上抚摸赛金花裸露的玉体和过去的传奇所取代。一场政治与战争的较量,关于北京城安危保护的严肃,彻底被风花雪月所淹没。
  没错,赛金花在八大胡同时非常有名,自从离开洪家,在上海挂牌重操旧业之后,辗转天津北京,她确实因过去和洪钧的关系以及出使欧洲的经历,而使自己的生意锦上添花,一路高歌猛进。她也正是在那时候得到了朝廷里不少高官的追捧。她就是在上海结识了名重一时的李鸿章和盛宣怀,在北京成为庆王府、庄王府的常客,和浙江江西两院巡抚德晓峰、内务部户部尚书杨立山打得火热。杨立山出手大方阔绰,一次就能够送她银子一千两,而她从天津到北京开业,也是得益于杨德两位大人的鼎力支持。就如同那个时代的戏子有人来捧一样,妓女一样需要这样的追捧,才能够扎根立足,水涨船高。难怪在《九尾龟》里,说起赛金花时,作者藉书中人物借题发挥:“大约现在的嫖界,就是今日的官场,第一要讲究资格,第二就是讲究应酬,那‘色艺’两字竟然可以不讲了。”对于赛金花,资格与应酬,这两条她都具备了,而且,她的色艺也还在,那一年,她才26岁。她当然应该一路顺风顺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按照赛金花自己的描述,那时候:“我在京里这么一住,时间不久,又经诸位挚友好一通吹嘘,几乎没有不知道‘赛金花’的了。每天店门前的车轿,总是拥挤不堪,把走的路都快要塞满了。有些官职大的老爷们,觉得这样来去太不方便,便邀请我去他们府里,这一来,我越发忙了,夜间在家里陪客,一直闹到半夜,白天还要到各府里去应酬,像庆王府里我都常去的,尤其是庄王府,只有我一人能去,旁的妓女皆不许进入。”
  那确实是她的辉煌鼎盛时期。如果八国联军没有打进北京城,她一定能够坐稳八大胡同里第一把交椅,赚得个盆满碗溢,纸醉金迷,花团锦簇,自是不费猜疑的。
  可是,八国联军还是进了北京,慈禧太后跑了,赛金花还留在八大胡同里。
  于是,才有了她和德国兵的狭路相逢,才有了她和瓦德西的萍水相逢。这是风云际会,更是历史的巧合。国家危亡之际,国君和群臣不知哪里去了,让一个妓女起身用肉弹抵御枪弹,用情色化解战火,以柔弱身躯担当起救驾之责,如刘半农说的:“赛金花和叶赫那拉可谓一朝一野相对立。”这不能不说是对软弱的清政府的一种无情嘲讽,传奇就这样诞生,不让诞生都不可能了。
  据说,在八国联军打进京城烧杀抢掠的危急时刻,李鸿章曾经凭借和赛金花的交情,亲自登门请赛金花出面,以她得天独厚的德语找德军讲情,让她成为了凛然不辱使命的民间使者。
  也有这样的传说,赛金花和瓦德西在京城相遇,是赛金花在胡同里骑马受惊,再次被瓦德西巧遇而得救,去似朝云,来如春梦,马上相逢,凭栏无语,离愁与思念,从柏林的星光月色,都化作了眼前北京城的莺飞草长,让她缠绵地成为了爱情中的女主角。
  

回答2:

清末名妓赛金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曾嫁状元洪钧,并作为公使夫人随洪钧出使欧洲四国。洪钧死后,又两度改嫁,最后孤苦凄凉,在北京一陋巷中度过残生。她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谜团,诸如她的真实姓名和年龄,她的真实籍贯在哪里等,而其中最玄虚,最具争议的当属“赛瓦公案”。

何为“赛瓦公案”?简单地说就是赛金花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之间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

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一文中写到:“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以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鲁迅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赛瓦公案”流传的结果。

关于“赛瓦公案”的具体情况,据自称根据赛金花自述写成的、刘半农的《赛金花本事》和曾繁的《赛金花外传》介绍:1990年八国联军进京之后,有几个德国士兵闯进赛金花居处,赛金花略懂德语,遂用德语打听当年在德国结识的几个名人,无意中提到了瓦德西的名字。德国士兵听后大为惊奇,立即回去报告了联军统帅瓦德西,瓦德西遂在第二天将赛金花接到统帅部,此后二人交往频繁。

赛金花和瓦德西到底是老相好?还是初次认识呢?据刘半农记赛金花自述说:“我同瓦德西以前并不认识,他问我到过德国吗?我说小时同洪钦差去过。”可是曾繁所记赛金花自述是:“到德国那年结识了瓦德西将军,他和洪先生常来常往,故而我们也很熟识。”赛金花谈到在北京相见时,“瓦德西与我虽有十年阔别,但我的容态依然不减当年贵为使节夫人的时候,瓦德西隐约间还认得我”。赛金花还谈到,当时北京人对这些外国人很害怕,商店关门,市场停业,“后来各国的军粮也由瓦德西介绍,都归我办”。“我当时在北京颇有点名气,人们听说赛二爷出面,才敢应承”。“他们除了军粮之外,还要很多货物,还要女人,我又替他们找了二十几个良家妇女,这样联军的食色问题,我都替他们解决了”。

值得称道的是,作为一个妓女,她又细诉民众黎灾之苦,请求瓦德西禁止属下胡作非为,停止杀戮抢掠,“瓦将军便下令不准士兵违律妄行”。“嗣后北京民众皆得安宁矣”。“我之所以能为北京万民建立一点功绩,将彼等从屠杀中拯救出来,即是如此”。

从赛金花的两份自述材料来看,虽然都肯定了“赛瓦公案”的真实存在性,但对什么时间认识瓦德西这个问题,出现了矛盾。因此赛金花的自述令人费解。

其实,从“赛瓦公案”流传起,就有人持否定态度。戏剧理论家齐如山认为“赛瓦公案”纯属子虚乌有,对此他给出了几个很具有说服力的根据:

第一,依据赛金花的说法,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数日与瓦德西重逢。其实,这时的联军统帅瓦德西尚未到北京。联军是八月十八日攻陷北京的,而据瓦德西《拳乱笔记》记载,他迟至十月十七日才从德国到北京,中间相差两个月,赛金花哪里会很快见到瓦德西呢?

第二,瓦德西的实际情况不符合赛金花自述。赛金花说她随洪钧出访四国时在德国已认识了英俊的青年瓦德西。而据考证,瓦德西生于1832年,洪钧出使德国时,瓦德西已经五十多岁了,怎么会是英俊潇洒的青年呢?

第三,按照当年中国得旧习惯,根本不允许公使夫人与外国人交往,赛金花与瓦德西在德国结识根本不可能。再说身边还有洪钧,也不会容她与瓦德西谈情说爱。

而最后齐如山先生认为,赛金花之所以如此吹嘘自己,也许是晚年凄苦,生活穷困潦倒的她想以此来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得到物质方面的周济,因而自述了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的故事来。

回答3:

对于盛传的瓦赛公案,赛金花自述有时说不相认识,有时又说熟识,有时又说与瓦同居,因此其口述并不可靠。赛金花在庚子年间的义举,也有人持怀疑态度,齐如山曾写文指出赛金花和瓦德西只是见过一两面而已,不可能对瓦德西和克林德夫人有什么影响。因为赛金花为了两件小事居然还求齐如山与德军说情。一是赛金花手下的刘海三,被德国当时在北京的行政机构逮捕。赛金花托齐如山去说清。 二是赛金花在卖给德军土豆做军粮时,土豆被冻了,德国军官不要。又托齐如山去说清。
因此,齐如山认为,赛金花只不过是因为生意,与德国下层军官有往来,并且在德军中没什么影响力。
连赛金花到底有没有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接触,也受到质疑。因为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是1900年8月16日,而同年10月瓦德西才率领900德军到中国,与各种关于赛金花的史料记载有出入。
例如:台湾著名文人李敖就曾经在2006年5月8日,早上11时播出的凤凰卫视资讯台谈话性节目《李敖有话说》中,指出胡适在看了其安徽同乡,前北洋政府的官员许世英的回忆录后,曾经写信给许世英,指出其中关于赛金花与瓦德西的记录多源自野史,准确度有问题,因北京攻陷在先,瓦德西来华在后。

回答4:

根据张鸣先生的文章(具体哪篇忘了)说,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只是坊间的戏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