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月缴基数3000是指上年度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用它来作为社保缴费的计算标准。
具体来说,社保基数为3000,则单位需要负担养老保险 3000*18%=540元,单位失业保险15元,个人部分3000*8%=240元个人失业保险3000*0.005=15元。
职工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职工上年度企业发给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包含了年终奖、加班费等待遇,而且还是应发工资。
虽然说很多人感觉自己的月工资收入不高,但实际上缴费基数可能会比想象的要高很多。
不过,国家还会设定上下限。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般根据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来确定。
关于社会平均工资,过去国家一直奉行的是按照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不过今年国务院明确,要根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并以此社会平均工资核定上限。
扩展资料:
我国两类社会平均工资相差非常大。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信息,2018年(2019年五月份公布)全国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6193元,而全国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则是3813元,相差2380元。
所以,这种情况下缴费工资的上限将会更加合理。很多人也不会在社会平均工资公布以后,感觉自己的工资又被超越了。
月工资3000元这种情况下,企业职工应当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标准乘以缴费比例来承担自己部分就够了,一般也就是缴费基数的10%左右。也就是个人承担每月300元左右。当然如果我们加班费、年终奖和社保费个人部分没有算上,缴费基数可能会更高一些,缴纳的钱数也会更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保缴纳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