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激励语言要做到恰如其分
古语说的好:“美味不可多贪。”多了就适得其反。激励性语言也是同样,如果能正确运用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度的夸奖表扬就会造成泛滥,时间长了学生会习以为常,甚至会产生厌倦。课堂上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仅仅做对一题很简单的计算题,老师就大力表扬一番:“你真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地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而且一节课不停地表扬、赞美也占用了很多讲课的时间。如果有的学生问题没有答到点子上,或者没有回答全面,老师却也说:“你回答的非常完美,真了不起。”学生听后不仅没有被表扬的感觉,反倒觉得有些难堪。其他学生也会因此受到误导,认为他回答的就是标准答案。
第二、激励语言要亲切自然
我是一名仅仅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一年的新教师,在一年的数学教学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小学数学激励语言要亲切自然,尤其是一年级儿童,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还很有限,而且表扬要做的易懂自然。在到县里听一些优秀教师讲课时,我就为他们的课上得精彩而震撼,在他们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得到激励。“这个问题你的想法太好了,我都没想到这一点。”“你的想法和我是一模一样,但你比我讲得好,你真了不起!”学生得到这些表扬后一定会很高兴,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表明处于兴奋中的孩子思维能力会变得活跃,这样他们的记忆能力与创造能力就会增强。
第三、激励要选对时机
选对时机激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激励的最好时候呢?我想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好时机都是不同的。
对于差生,激励的最好时机是在他们稍微有点进步的时候,哪怕没有进步,我们也要创造机会来进行激励。要知道每个孩子内心都渴望被关注,被认同,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往往比较自卑,他们非常渴望被老师关注,有时甚至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故意调皮。如果老师能稍稍关注他们一下,在合适的时候给予他们激励,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学生雨蝶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进班的时候,她由于没上过幼儿园而很难和班里同学同步,又加上她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也不能进行辅导,这就导致她成绩越来越差,性格也越来越内向。每次找她回答问题,她都是泪水汪汪地站在那里一声不吭,家庭作业也从来不做。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我不知道该如何来帮助她,进行个人辅导,毕竟时间非常有限,所起到效果也不理想。一次偶然的机会,这种状况得以改变。记得有天下午上课,学生都懒洋洋的没一点精神,唯有她笔直笔直地坐着,我为了给同学提提神就说:“你们知道今天班里哪位同学听课最认真吗?”学生回答:“不知道。”“你们请看雨蝶同学,她坐得多直啊!”班里同学顿时来了精神,他们肯定会想雨蝶怎么会认真听课呢?只见这时雨蝶同学坐得更加直了,脸上闪着兴奋的光芒。我见机表扬她:“其实我们班雨蝶同学是很聪明的,现在她又这么认真听课,我想用不了多久她一定会成绩很好的。雨蝶你说对吧?”只见她拼命地点头。其实这件事后,我也没放在心上,但是没想到,说着无意听着有心,之后上课,她都是坐得直直的,非常认真地听我讲课,有时会一早来就跑到我办公室问作业中不会的问题。这次期中考试,她果然进步很大,考80多分,要知道这是以前我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一句无心的激励带给她那么大的帮助,这让我既欣慰又羞愧,欣慰的是她在飞速进步,羞愧的是我以前对她关注太少,才使她不喜欢学习的。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而言,我们要在他们闪着智慧火花的时候进行激励。人的潜能犹如一座价值连城的金矿,而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柏拉图曾说:“人类具有天生的智慧,人类可以掌握的知识是无限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成有用之人的潜能,我们一定要像园丁爱护小树苗一样呵护他们。每个人的潜能如同作家一样,有灵感闪动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帮助他们去发现和捕捉,及时鼓励和鞭策他们;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信。
第四、激励形式要丰富多样
数学教学是比较单一、枯燥的,我们要做的是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灵动起来,要让课堂活起来,就要用多种式样的激励形式,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恰当的动作都能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的修正,提高学习信心。
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激励的好处也言说不尽,我仅以我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来发表一些个人看法。愿我们在面对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时少点苛刻与埋怨,多点关心与激励,相信孩子肯定会爱上学习,也会爱我们这些老师,而这不就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吗?
来源:怀远教育网
老师分享学习潜能激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