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1868年底,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也就是“投票计数器”,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并且会受到欢迎,但是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也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因此爱迪生决定再也不创造人们不需要的发明。
扩展资料:
爱迪生的主要成就有:
1、留声机
1877年,爱迪生发现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振动的现象,便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
2、电灯
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最初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爱迪生,爱迪生是改进了电灯。早在1801年,英国一位名叫汉弗里·戴维的化学家就在实验室中用铂丝通电发光。
3、活动电影摄影机
1889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活动电影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轮来带动19毫米宽的没打孔的胶带,在棘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移动,同时打孔。
4、有声电影
1910年,爱迪生发明了一部由留声机和摄影机组合而成的电影摄影机,在电机能量下,摄影机的遮光曲轴与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就能够记录下声音。放映时,留声机就随画面同步运转,使得声音和图像实现同时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迪生
喜欢问问题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出生於美国的城市,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电影、收音机,也没有电灯。爱迪生常整天问个不停,有一天,他的爸爸被问得不耐烦了,就说:「你真成了我的『大问题』!」可是爱迪生并没有因此停止发问,因为他对什麼事都感到好奇。
长大後,他就把小时候问过的一些问题拿来再研究,自己设法找出答案。结果,他所找到的答案,有许多就成了发明。爱迪生一生发明了许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有留声机电影等,他还改进了赶走黑暗的电灯,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位世界知名的「发明大王」总共只在小学里学习过三个月!他一生的成就,来自於他对事物的与趣和不断钻研的精神。
从小开始,爱迪生对不了解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四岁的时候,他在谷仓中看到鸡妈妈趴在鸡蛋上孵小鸡,曾经也试著像鸡妈妈那样孵蛋。他趴在鸡窝中一整天,结果却把鸡强压碎了,实验失败了,爱迪生失望的哭了起来。
脑子里装的全是浆糊?
爱迪生开始上学了。他的老师不喜欢爱迪生,因为他太爱提问了。有一天,老师实在受不了爱迪生的提问,就生气的叫著:「你的问题都是笨得要命的问题。我没办法再教你了,你的脑子里装的全是浆糊!」爱迪生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心里对老师很恼怒,她相信自己的儿子,於是把爱迪生带回家,自己教他念书。
从此爱迪生再也没有进过学校,但是,因为他母亲有教学经验,再加上爱迪生很喜欢读书,所以到九岁的时候,他已经看了许多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立志做个大发明家。在他接触到的各种科学知识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电」。
听不见声音,耳聋了?
爱迪生需要钱买材料做实验,也需要钱买书籍参考。因此他在十二岁时,就开始在火车上打工,卖报纸、糖果、三明治,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爱迪生在火车上的吸烟室里弄了个小实验室,一有时间,就钻在里面做实验。谁知,有一次火车震动得很厉害,把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玻璃瓶从货架上震下来,摔碎了。车厢一下子著起火来,车长气坏了,狠狠的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从此,爱迪生的右耳聋了,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发明电灯
那时候,大多数的人还在用蜡烛和油灯来照明。虽然已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用电发光的灯,但是这种灯有很多缺点,也容易引起火灾。爱迪生想发明一种完全不同的灯。灯光要柔和不刺眼,不容易熄灭,没有杂音,也没有危险。
爱迪生首先在玻璃灯泡中放一根炭做的灯丝,用电把灯丝加热,但灯丝因为太热而烧坏了。爱迪生後来又尝试用金属线、麻线,甚至稻草和蚕丝等做实验。最後他终於想到,应该把玻璃灯泡中的空气都抽掉。经过数次实验和失败,爱迪生终於选定了用竹子烧成炭丝做灯丝。1879年10月,爱迪生开动了发电机。灯丝热起来了,发出白亮的光。电灯亮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没有黑烟、不刺眼、不闪动的电灯,终於被爱迪生发明成功了。
爱迪生的一生中,总共有一千多项发明。有人问这位发明大王,为什麼会有那麼多的发明。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掏出一本笔记本,上面有很多奇妙的设计图和断断续续的字句。原来爱迪生一旦有什麼新想法,便立刻记录在他的笔记本上。爱迪生在84岁时去世。除了前面提到的留声机电灯电影外,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电话、电车等,都是他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双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5岁。(另一种说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1884年,爱迪生37岁。这一年对爱迪生来说,是他悲伤的一年。1884年夏天,玛丽·爱迪生在这里患了伤寒,这是一种危险的疾病。起初以为她只不过是受了点凉,吃几服药就会好的。因此,正在纽约奋战的爱迪生没有去看她。玛丽的妹妹爱丽丝和医生们每天尽力看护,一直在床边陪伴。
不久,夫人的病情恶化,爱迪生也有好几天没有去研究所了。爱迪生被人笑做“工作虫”,他不到研究所来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同事们都很担心。爱迪生夫人康复的希望落空,1884年8月9日凌晨,玛丽·爱迪生去世。
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双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5岁。(另一种说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1884年,爱迪生37岁。这一年对爱迪生来说,是他悲伤的一年。1884年夏天,玛丽·爱迪生在这里患了伤寒,这是一种危险的疾病。起初以为她只不过是受了点凉,吃几服药就会好的。因此,正在纽约奋战的爱迪生没有去看她。玛丽的妹妹爱丽丝和医生们每天尽力看护,一直在床边陪伴。
不久,夫人的病情恶化,爱迪生也有好几天没有去研究所了。爱迪生被人笑做“工作虫”,他不到研究所来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同事们都很担心。爱迪生夫人康复的希望落空,1884年8月9日凌晨,玛丽·爱迪生去世。
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双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5岁。(另一种说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1884年,爱迪生37岁。这一年对爱迪生来说,是他悲伤的一年。1884年夏天,玛丽·爱迪生在这里患了伤寒,这是一种危险的疾病。起初以为她只不过是受了点凉,吃几服药就会好的。因此,正在纽约奋战的爱迪生没有去看她。玛丽的妹妹爱丽丝和医生们每天尽力看护,一直在床边陪伴。
不久,夫人的病情恶化,爱迪生也有好几天没有去研究所了。爱迪生被人笑做“工作虫”,他不到研究所来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同事们都很担心。爱迪生夫人康复的希望落空,1884年8月9日凌晨,玛丽·爱迪生去世。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