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有哪些分类?

2025-04-05 04:55: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 慢性牙周炎 是最常见的一类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

临床症状:早期表现为牙龈的慢性炎症。晚期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多根牙可累及根分叉区,并出现牙松动、病理性意味,甚至发生急性行牙周脓肿,患者常于此晚期才就诊。牙周炎一般同时侵犯口腔内多个牙,且有一定的对称性。

治疗原则:(1)清除局部致病因素:①控制菌斑;②彻底清除牙石、整平根面;③牙周袋及根面的局部药物治疗。(2)牙周手术。(3)建立平衡的颌关系。(4)全身治疗。(5)拔除患牙。(6)维护期的牙周支持疗法。

2. 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

病因:(1)微生物:伴放线放线杆菌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2)全身背景。

病理: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组织学变化与慢性牙周炎无明显区别,均已慢性炎症为主。电镜观察到袋壁上皮、牙龈结缔组织甚至牙槽骨的表面可有细菌入侵,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及螺旋体。

临床特点:(1)可始于青春期前后,女性多于男性。(2)口腔卫生情况。(3)好发牙位:第一磨牙和上下切牙,多左右对称。(4)X 线所见第一磨牙的邻面有垂直型骨吸收,在切牙去多为水平型吸收。(5)病程进展快,4 ~ 5 年内牙周附着破坏可达50% ~ 70%,患者常在20 岁左右即已须拔牙或牙自行脱落。(6)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7)家族聚集性。

3. 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

4. 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移位的牙数在三颗以上。

临床特点:(1)通常发生于30 岁以下,但也可见于年龄更大者。(2)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累及除切牙和第一磨牙以外的恒牙至少三颗。(3)有严重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呈明显的阵发性。

(4)在活动期,牙龈有明显的炎症,呈鲜红色。(5)菌斑牙石的沉积量因人而异,多数患者有大量的菌斑和牙石。(6)部分患者具有中性粒细胞及(或)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7)患者有时伴有全身症状。(8)一般患者对常规治疗如刮治和全身药物治疗有明显疗效。

治疗原则:(1)早期治疗、防止复发:基础资料、定期复诊、必要时翻瓣手术。(2)抗菌药物的应用:甲硝唑+ 阿莫西林3 ~ 4 天。

(3)调整机体防御能力。(4)牙移位的矫正治疗。(5)疗效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