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荆芥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风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均可广泛使用。荆芥还有透疹的功效,可用于小儿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等等。荆芥还能消疮,可用于疮疡初起有表证者。荆芥炒炭以后为苦涩之品,具有止血作用,可用于多种出血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荆芥含有挥发油、单萜类以及黄酮类等化学成分。荆芥有微弱的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荆芥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能使出血时间缩短。
《本草经疏》这本书上说:痛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而头痛者,慎勿入也。
也就是说,表虚自汗、阴虚头痛的患者是不宜服用的。
荆芥具有祛风解表,宣毒透疹,理血止痉的功效。对于感冒和出血等症状,有着良好治疗作用。对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等等,疗效很好。还可用于治疗麻疹、疥疮、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