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南北宋之所以两次被外族政权所灭,根源在于最强大的文明中心不在宋朝境内。
宋朝在异族政权被灭了两次?宋朝输在哪里?
这是一个关于民族和政权关系的问题。
一个国家有四个要素:土地、民族、文化和政府。这是对近代西方引进的民族国家理论的重新解读。中国古代政权与国家不平等,民族划分与血缘关系无关。
1: 在中国古代,政权不是国家权力。
在中国古代,政权并不等同于政府。在中国古代,国家是指地方政府与国家一级的行政机关并存。这是汉代以来郡县制的延伸。
在宋代,中国有许多政权并存。除赵宋政权外,还有西夏、辽、会和、大理、胶济、大理、吐蕃。后来,会合撤退,晋蒙联合起来。
为什么宋朝在异族政权中死了两次?
这种状况既是汉代郡国制度的延伸和扩张,也是唐代集密府和衙署行政区划的遗留问题。即:唐朝君主不仅是汉人的皇帝,也是各少数民族的大汗。
隋唐更迭,造成大量人口流失。唐朝建立后,疆域扩张不仅没有移民设州、县,反而忽视了“五湖六华”的历史教训,迁居了大量少数民族人口,以补充国内人口流失。
2: 在中国古代,民族定义与现在不同。
从《烟云十六国》的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赵宋,还是西夏,还是辽国,都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政权。民族的划分不是靠血缘而是靠地域。迁到燕云十六州以后,无论是哪个民族,都是汉族。
如辽金王朝更迭时,辽国残余势力迫使草原各民族西逃,进入西域后建立了西辽政权。北宋政权被金国摧毁后,草原上的蒙古族、大丹族、契丹族,除了北方的汉族人,都逃到了南方。这些不跟随辽国残余的民族,随赵嵩政权南下。
以契丹为主体的西辽政权进入西域后,国名仍为辽,但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被视为回鹘人。赵嵩政权在中国南方建立后,汉族和北方其他民族都被视为南方人。金国建立、都城迁都燕京后,女真族开始把自己当作汉族人,或者称自己为中国人。现在仍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女真人仍然是女真人。
古代中华民族与现代民族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差异不是基于血缘关系,而是基于地区。
在了解了古代中华民族与政权的关系之后,就不难知道宋代两次被异族政权毁灭的原因。唐朝灭亡后,只有在中国古代,唐朝灭亡后,才是一个从各地区的大氛围到局部统一的局部统一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宋代被两次毁灭,那么宋代的灭亡就属于朝代更迭的内容,而其消亡则是朝代更迭的必然结果。
北宋时期重文轻武,对国防建设很不重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