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C,D是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10电子总数相等

2025-03-29 18:25: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A、B、C、D是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10电子总数相等的多原子分子M、N、W,应为氢化物,可推知D为H元素,结合原子半径可知A为碳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故M为CH4、N为NH3、W为H2O,分子中C、N、O原子都采取sp3杂化,符合题意,
①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O元素,故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则O22+离子中O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都满足8电子结构,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C<O<N;
②氨分子间形成氢键,其沸点比其同族相邻氢化物沸点高,W为H2O,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

6?1×2
2
=4、O原子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其空间构型为V型,
故答案为:氨分子间形成氢键,使熔沸点升高;V型;
(2)E、F、G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4s1,则E为K、F为Cr、G为Cu,
①Cr元素,核外电子数为24,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②金属K为体心立方堆积,图b符合,
故答案为:b;
③[Cu(NH34]2+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其结构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